文档介绍:好人阿力木 1月16日,在毕节市公园路一个小巷子里,很多市民正排队购买新疆青年阿力木的烤羊肉串。水泥厂工人邓智勇说:“阿力木烤的羊肉串很好吃,毕节人都知道阿力木助学的故事,买他的羊肉串就是为希望工程献爱心。”感悟:知识是改变命运的钥匙阿力木出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静河县。小时候,全家7兄妹全靠父亲一个人微薄的工资抚育。阿力木初中毕业后参军入伍,转业不久又成了下岗工人。他先后在乌鲁木齐、北京、天津、上海、成都以及贵州各地辗转求生,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他靠一手烤羊肉串的绝活和热情受到顾客青睐。 2000年夏天,阿力木只身来到西部高原城市毕节。当时毕节街头还没有人烤羊肉串卖,阿力木西部开始在这里卖烤羊肉串。他总是微笑面对每一个顾客,月收入超过3000元。他说:“我把毕节当成故乡,也相信毕节人也把我当朋友。” 2002年,他路经镇远县时勇敢地参与扑救森林大火,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表扬并奖励他300元。从小父母的教育,解放军生活的熏陶,使他在生活中深切地感悟到,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看着毕节山村贫困的孩子,他决心尽自己所能帮助那些贫困孩子读书。奉献:自己啃馒头助400学子读书他资助的第一个对象是毕节学院面临毕业的学生赵敏。阿力木是从一妇联干部口中得知赵敏的情况的,当时她吃了上顿没下顿。他把得到的奖金和自己的200元一起给了赵敏。“她哭得很厉害,我没想到500元对一个人有这么大的用处。”阿力木用不标准的汉语回忆。赵敏感动而哭的情景一直留在阿力木的记忆中,从此他格外留意贫困生的情况。一天,他在医院偶然看到一个小男孩躺在病床上专心看书。小男孩叫周永,从小患严重肾病,父母为其治病,家里早已负债累累,父母无奈决定放弃治疗。阿力木安慰周永母亲说:“不要着急,我来想办法。”在阿力木的呼吁下,学校师生为周永捐了款,贵阳两家医院分别免费对其进行了治疗。如今,小周永已长成一个18岁的阳光男孩。为了帮助这一困难家庭、阿力木不但长期为周永交学费,还雇请他的母亲葛群娣穿羊肉串,每年付给几千元工钱,以减轻这个家庭的负担。走进阿力木租住的房子,一股浓浓的羊肉味扑面而来。他的卧室没有采光和通风,电视和床都是他刚从朋友那里花100元买来的旧货。他说:“这里的条件比以前住的地方好多了。”毕节学院党委副书记汤宇华多次用“了不起”来评价这位卖烤羊肉串的维吾尔族青年。3年前,阿力木向毕节学院表达了资助贫困生的想法,当时的汤宇华只是觉得他精神可嘉。没过几天,阿力木真把5000元钱送来时,全院师生被感动了,学院决定配套5000元,将这1万元命名为“阿力木助学奖”,每年奖励20名贫困学生。“阿力木助学奖”已连续发放4次惠及80名贫困学子。阿力木表示“助学奖”会长期设立。他看到穷人总是不忍心,只要知道学生有困难他都会尽力帮助。前年,他向贵大外国语学院20名学生捐赠1万元后,又为大方县达溪镇聚河村小学181名贫困孩子送去了新书包,又把身上仅有124元钱送给一位80多岁的孤寡老人,还资助大方县理化乡长春小学41名面临辍学的贫困孩子。 6年多来,他用省吃俭用节约下来的10多万元资助了近400名贫困学子。欣慰:“做一个像你那样有爱心的人”这几天,阿力木一直很高兴,毕节一中学生张丹又考了全班第一名,张丹总是把好消息最先告诉他。阿力木是去学校看望他资助的其他学生时才得知张丹情况的。当时,张丹父亲已是胃癌晚期,阿力木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