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中心实验室
碳纤维发热管
检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WI-T-123
版本:A版
编制/日期: 李新岩
审核/日期: 陈建华
批准/日期: 邓美华
受控状态:
修订页
原检验项目
现检验项目
修改说明
修订人
批准
备注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1
外观
玻璃管表面光洁无划痕和黑点,固定金属片表面无锈迹,无脏污油渍;发热体无歪斜现象,表面平整,色泽均匀,无凹坑、破损、裂纹。玻璃管内无多作杂物。
目测
2
标识
厂家、型号、额定电压、功率标志整齐、清晰。用蘸水或酒精的棉布来回轻檫10S 应檫不掉。
目测和用布擦拭
3
尺寸
符合相关图纸或技术文件要求
用游标卡尺等仪器测量
4
附件检查
瓷头不能松动,不能歪斜,封口处的钼片不能歪斜,钼片不能断裂;
目测并手试
发热管封口处允许有少量单独的气泡,但不能有成长条状的气泡线,不能有大于1毫米的单独气泡。不能有连成一片的小气泡群;
外部连接引线与发热管连接处用30N的拉力垂直拉,引线不能断脱,套管不能松脱;
外部连接引线与发热管连接处左右摇动30次(45度角,5N,30次/分钟,摇动位置在离瓷头约10厘米处)引线不能断脱;
钼杆与钼片焊接应良好,不能有虚焊,假焊,漏焊等焊接不良;
钼杆与接头镍片焊接应良好,不能有虚焊,假焊,漏焊等焊接不良。
5
封装质量
封装良好,用真空检测仪检测,发热管应无漏气现象。
用真空检测仪测试
6
发热体亮度
正常工作时,发热体亮度均匀,两端允许稍暗,中间向有效发热段应保持一致;
要求10秒内发热体完全发红;
通电后目测,并用秒表计时发热体完全发红时间。
色温<1600℃。
用色温仪按其操作规程测试
7
功率
额定电压下功率偏差符合-9%~+4%
通电用电参数测量仪按其操作规程测试
8
电气强度
在电极和发热管外壳之间,在电极和电极两端固定金属片之间,管脚与灯管之间施加1500V/5mA/1min,无击穿和闪络现象。
用耐压测试仪按电气强度试验作业指导书测试
9
玻璃管封口温度
,玻璃管两端封口处温度≤250℃(环境温度为20℃±5℃)。
用规定电压通电测试,并用红外测温仪按其操作规程测试封口处温度
10
机械强度
管脚往引脚方向施加50N的拉力,历时1min,发热管不得松动和断裂;
用拉力计测试
将发热管竖立于20mm厚度以上的硬木板上,松开发热管,朝任一方向自由跌倒三次,发热管不能有任何损伤;
手测后通电测试,看是否工作正常
11
高低温
实验
,通电10分钟后,将发热管放入10度水中,发热管不能有任何异常;连续进行5个循环。
序号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在恒温-20℃的环境下放置24小时后,发热管在额定电压下能正常工作,发热不能有任何异常;连续进行5个循环。
在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中或冰箱中测试后通电测试
12
泄漏电流
,发热管工作至稳定,
用泄漏电流测试仪按泄漏电流试验作业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