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挑战金钱与精力的极限有一种飞行器能够垂直起降、能向任何方向飞行、能在空中定点悬停、它以主旋翼作为主要升力来源,这就是直升机,一种神奇的飞行机器。如今,有谁没有见过直升机?还用得着笔者在这里??嗦个没完!别着急,今天要你好看的是缩小版的遥控模型直升机,它可是世界上最精妙的机器之一,它能完成真正直升机的所有飞行动作,它还能完成真正直升机完成不了的飞行动作。用不着考飞行执照,你就可以过足驾驶直升机的瘾。貌似简单、说也轻巧,不亲自演练,哪知个中奥妙。若你不拿出点过三关斩六将的决心、不拿出点科研探索精神,这貌似玩具的家伙不是让你玩个倾家荡产就是玩出个生命垂危。老虎不发威别当它是病猫、遥控直升机虽不载人也别当它是玩具。有胆就能和笔者一样把它弄到天上飞一回?光有胆哪里够,还要有态度――别当它是玩具,还要有……莫错过下文,答案――告诉你。 遥控直升机有别于遥控玩具的四大特点 1 消费者截然不同:遥控直升机模型针对的消费者是成年人,而玩具产品主要针对的是未成年人。所以二类产品在设计,制造的方向上有很大差异。 2 巨大的价格悬殊:遥控直升机模型追求的是可比拟真实飞机的操控性,而遥控玩具则强调的是普及性、适龄性。为了获得高性能的飞行操控性能,遥控直升机模型极尽材料和电子科技的极致,不仅在结构原理上仿真,在材料、电子、能源等方面应用的都是全球最新的技术。故此,遥控直升机模型的价格和遥控玩具有着巨大的悬殊。 3 复杂程度相去甚远:这里所指的复杂程度包括二层含义,其一是指结构的复杂程度;其二是指操控的复杂程度。结构的复杂度很容易理解,直升机本身已经是结构极为复杂的飞行器,缩小成遥控模型后其飞行原理并未发生任何改变,所以结构依然复杂;而遥控玩具中虽然也不乏直升机产品。但结构不完整,只能飞简单的动作,甚至根本谈不上操控性,只能达到“升空”的效果,仅此而已。 4 输出功率有天壤之别:一台真正的遥控直升机其输出功率通常可高达200W至1800W,以亚拓600CF大型电动直升机为例,其主桨夹在旋转时将承受最大650ka的拉力,而主桨转速高达2000r/min以上,如果此时主桨碰撞上周围障碍物,其造成的破坏力将十分巨大,更不用说有伤人之危险了。强劲的输出功率是完成各种飞行动作的基本保证,而遥控玩具则不具备高输出功率,通常只有50W左右,更多的是出于安全性方面的考虑。 遥控直升机的其本飞行动作有别于普通遥控玩具,航模遥控直升机能够完成所有真正直升机的飞行动作,此外还包括真机不能完成的飞行动作,不论是何种飞行动作,对操作者来说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掌握。就像在驾校学习开车一样,每一个驾驶动作都是经过反复操作来熟悉掌握的,而对于遥控直升机的驾驶,恐怕要比开汽车难上100倍!这并不是夸张的说法,有些人刚开始很有兴趣,学习途中就知难而退;有些人虽然坚持练习,但也有学了很多年也不会飞的。要想真正飞出人机一体的感觉,需要充足的时间和金钱因为练习总免不了摔机,只要摔机就会有损失,有损失就需要更换零件。一般来讲,每天练习3组至5组电池(飞行时间在30分钟至60分钟),连续一周练习可掌握一个基本飞行动作。那么直升机有哪些基本飞行动作呢? 第一课:悬停 1、对尾悬停:这个动作是初学第一课,是基本中的基本。它要求直升机机尾正对自己,在半空中悬停不动。其实这个动作对初学者来说是有难度的,因为直升机不会像大部分人所想象的那样可以稳定地悬浮在空中,而是会左右前后漂浮不定,这时需要操纵者依据飞行姿态进行实时修正,如此才能维持稳定的悬停。计划训练时间:1周或8个小时训练合格的标准:、保持悬停状态至少3分钟不发生明显的姿态变化。 2、侧位对尾悬停:在掌握了对尾悬停的基础之上,你可以试着让机尾分别向左和向右偏移30度至45度,形成侧位对尾的飞行姿态。偏左和偏右都需要分别练习。计划训练时间:3天或4个小时训练合格的标准:在各种高度将机尾移动左侧或右侧30度至45度,维持对尾悬停状态、飞行高度不发生明显变化。 3、右侧位悬停:让机身的右侧正对自己进行悬停飞行计划训练时间:1周或8个小时训练合格的标准:,保持右侧位悬停状态至少3分钟不发生明显的姿态变化。 4、左侧位悬停:让机身的左侧正对自己进行悬停飞行。对大部分人来说左侧位悬停的难度要略大干右侧位悬停,这是受思维的习惯影响。所以左侧位悬停的练习时间有可能比右侧位悬停更长。计划训练时间:1周或8个小时训练合格的标准:,保持右侧位悬停状态至少3分钟不发生明显的姿态变化。 5、对头悬停:难度越来越高了,不过当直升机第一次以这种姿态正对自己时,你一定会感受到它不一样的美感。然而对头悬停是比较难掌握的,需要较长的训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