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澳大利亚进入后特恩布尔时代慕小明、2018年8月24日,澳大利亚总理特恩布尔宣布辞去总理职务,由澳原财政部长莫里森接任。3年前,特恩布尔在自由党内部选举中击败时任党首及总理托尼・阿博特,出任党首并接任政府总理一职。未想3年之后,特恩布尔也以同样的方式黯然离职。安全与防务政策:强化美澳同盟下的“自主国防”自1951年9月1日签署《澳新美安全条约》以来,美澳同盟机制一直被视为澳大利亚安全与防务政策的“基石”。澳大利亚历届政府均把美澳同盟机制作为其防务政策的压舱石,积极欢迎并支持美国在亚太地区安全稳定上发挥的关键作用。特恩布尔2015年9月15日上台后,澳大利亚的安全与外交政策开始发生重大转向。在主要威胁的判断上,特恩布尔在就任之初就曾公开表示,“我们需要确保的是,中国的崛起以不破坏地区安全与相对和谐的方式进行”。这样直白的表述,在近年来的历任澳总理中都较为少见。相比“亲美派”阿博特,特恩布尔有意在防务上降低对美国的依赖,强调独立自主的重要性。他认为,亚太地区安全形势日益复杂,澳大利亚必须加紧向“自主防务”转型,实施以自力更生为基础的“前沿防御”国防政策,不断提升独立应对各种复杂挑战的能力。澳大利亚将重点加强作战力量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提高军队的快速反应、联合作战以及应对非传统安全领域威胁的能力,优化军种结构和推进武器装备的更新升级。2016年2月25日,特恩布尔政府发布澳大利亚第3部《国防白皮书》,提出在未来10年内大幅增加国防开支,国防预算从2016财年的245亿美元上升到2025财年的446亿美元,使国防开支占比在2020年达到GDP的2%。白皮书称,大幅提升军费是擞Χ员镜厍全形势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的军力发展。白皮书提出,除了维持88亿美元“固定国防预算增长”外,未来还将额外追加215亿美元用于装备采购项目,增购9艘护卫舰和12艘近海巡逻舰,将潜艇由6艘增加至12艘,并增加F-35联合攻击战斗机的采购数量;加强对军事情报的监视和侦察,增强太空战、电子战和网络战的能力,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全面升级澳大利亚国防基础设施,。在此背景下,2017年5月澳大利亚发布《海军造舰计划》,提出投资890亿澳元(约合660亿美元)建造12艘潜艇、9艘护卫舰和12艘近海巡逻舰,振兴澳大利亚的舰船工业。其中的9艘护卫舰和12艘潜艇已分别授权英国和法国军工企业建造。特恩布尔任内,美澳两国在澳北达尔文基地增加部署美军,以及部署B-1B战略轰炸机和空中加油机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澳大利亚还在位于印度洋的科科斯群岛扩建机场,部署了从美国引进的P-8A海神反潜巡逻机。科科斯群岛远离澳本土,但距南海海上通道非常近,其用意不言自明。2018年6月,澳大利亚又斥资51亿美元购买6架美国MQ-4C人鱼海神战略无人侦察机,成为继美国之后第2个装备该型无人机的国家。MQ-4C人鱼海神战略无人侦察机将与P-8A海神反潜巡逻机搭配作战,进一步增强澳对周边的战略侦察和监视能力。外交政策:“基于规则的秩序”的“焦虑”2017年11月,特恩布尔政府发布了题为《机遇、安全与实力》新版澳大利亚外交白皮书。在特恩布尔任内,“基于规则的秩序”主导了澳大利亚的外交思维,而这种秩序显然是“基于美国”的秩序。特恩布尔的紧密追随者――澳外长毕晓普表示,全球秩序会继续源于实力,美国的强大实力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