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浅析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摘要:法律和道德在维护社会稳定团结、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两者各有其独特的功能。道德规范具有认知、调节等功能。法律具有规范人民行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然而两者有时会存在矛盾与冲突。因此,应加强法制思想的宣传与普及,在制定法律政策的同时适当融入一定的道德规范,进而维护与捍卫社会的正常运转,维护安定和谐的社会关系。关键词:道德;法律;矛盾;相互促进一、道德及其功能生活中经常听到道德一词,人民日常生活的好人好事都属于道德的范畴。道德影响无处不在,他通过依靠人们内心的信念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其他事情之间的关系。道德范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它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升华和改变,但是其中的基本的内涵,比如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仁义礼智信”的标准是不会改变的,而且历久弥新,是当下以及后人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道德具有以下的功能,(一)认识功能优秀的传统道德在社会中依然起到巨大作用,它指引人民不断向善。爱国、敬业是传统道德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历代像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致死不投降的文天祥、精忠报国的岳飞以及明代于谦等一些爱国将领,不断引导人们做对人民、国家有意义的事情。同时,通过对传统道德的学习和了解,有利于我们对社会规则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言行举止以及世界观。(二)调节功能人生活的世界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个人要想获得成长,必须与人交流。而在交流的过程中,又会碰到各种问题,需要我们不断进行调节。道德在人与人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道德中的“与人为善”、“待人以心信”等理念,有利于我们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纠纷,避免或消除矛盾、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最终使得人与人之间基本形成一定的规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教育以及评价功能“国学热”的现象足以说明传统文化正在被人民重视,其中蕴含的道德是解决我们当下一些人道德缺失问题的一剂良药。通过大力宣传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德品质,不仅能够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培育道德意识,而且还可以帮助人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乐于助人、真善美社会的形成。其次,道德还有评价功能,人民往往基于自身善恶理解或理念,以一定的标准对一件事物进行评价。正是因为道德影响着人民的为人处世的态度,所以才会对一些不良现象,予以批评。二、法律及其功能法律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规范着人民的行为规范和规范[1]。法律自古有之,但作用却很大的不同。封建社会的法律主要是维护少数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且中国传统社会一直是人治大于法制。当下,我国的法律对人们有着普遍的约束力。法律的作用表现在(一)引导人民行为法律法规的法律条文明确。法律具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什么事情违反法律、该收到如何惩治等都在法律条文中明文规定。再者,当犯罪分子违法时,法律会通过强制力保证实施,保证犯罪者能受到相应的制裁,这是法律矫正作用的体现。(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法因为法律条文都是明文规定的,不得轻易更改。因此,当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处理问题时,可以依照法律条文,看看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因此,法律法规间接中起到预防、提醒人民勿碰法律红线的作用。如果人人都遵守法律,那么违反法律的现象就会减少,社会也会达到和谐稳定的状态。三、法律与道德在我国冲突的表现(一)人治思想一定程度上制约法律的实施由于现代社会发展极快,物质文化日益提高,人与人之间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