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
文档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1.doc

格式:doc   大小:41KB   页数: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1.doc

上传人:szh187166 2019/5/17 文件大小:4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1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文言文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一、解释词语:1、有仙则名()2、有龙则灵()3、斯是陋室()4、惟吾德馨()()()5、谈笑有鸿儒()()6、可以调素琴()7、往来无白丁()8、无丝竹之乱耳()()9、无案牍之劳形()()()10、苔痕上阶绿()二、句子翻译:(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翻译: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翻译:(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翻译:(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翻译:(5)孔子云:“何陋之有?”翻译:四、理解默写: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本文描写环境清新幽雅的句子:。写室中人交往不俗(交往之雅):。文中写主人生活情趣高雅:。最能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句子是:。6、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了自己高尚情趣的是:7、本文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8、用类比手法表达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句子是9、统领全文的一个词是“德馨”,作者从几方面来表现陋室主人的品德高尚。答:10、本文的陋室为什么不陋?答:1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12、身居陋室,可以“调素琴”,说明作者是喜爱音乐的,而下文却说“无丝竹之乱耳”,这两者之间是否矛盾?谈谈你的见解。答:13、《陋室铭》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答:1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答:《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解释加点的词:(1)可爱者甚蕃()(2)世人甚爱牡丹()(3)出淤泥而不染()(4)濯清涟而不妖()()()(5)亭亭净植()()(6)不可亵玩焉()()(7)花之君子者()(8)予谓菊()()(9)陶后鲜有闻()()(10)同予者何人()(11)宜乎众矣()()二、句子翻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翻译: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翻译:(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翻译:(4)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翻译:三、问答题:文中作者歌颂的是莲花,却几次提到了菊、牡丹,其用意(目的)是什么?答:2、文中写“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目的是:3、文中第二段作者把“菊”“牡丹”“莲”分别比喻象征的哪三种人?答:4、描写莲的形象,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赋予莲以美好的品格的?答:5、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6、“晋陶渊明独爱菊”“予独爱莲……”两句中的“独”字有什么表现作用?答:7、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2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从矣”应该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为什么将它放在结尾?答:8、本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请你说说君子应当具有怎样的美好品质?答:四、用原文语句回答:(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句子是:(2)比喻君子通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