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难忘的回忆,我的教学幸福路-----在全县特色教师培训启动仪式上的发言(张秀岭)┊作者:北城小学张秀岭┊发布日期:2013-2-2210:46:00    我叫张秀岭,现任北城小学校长。今天很有幸向各位领导、同行汇报我的成长经历,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1985年7月,我单县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单县师范附小,就是现在的实验小学,从此,便开始了我的教师生涯,机械、平凡,但又充满阳光、快乐、幸福的生活一晃就是28年,回忆漫长而又短暂的28年,许许多多难忘的人和事涌上心头。理顺思绪,梳理如下:   一、成长的基础   事情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外部原因和内部因素,我成长过程也离不开这两个因素。    1、良师   初到附小,我被分配到高年级数学组教三年级数学,当时的组长是谢学义老师,教毕业班的数学,她是一个热情和蔼的老教师,当时小学升初中要考试,还没有实验中学,附小的学生只能考单县一中的初中,每年100个名额,还有一完小的学生给我们竞争,所以,老师们压力很大,干劲也很足,天天看见谢老师早来晚走,认认真真的备课,仔仔细细的查阅资料出题,兢兢业业的上课,看似单调平凡,尽显其中的辛苦。一天,谢老师竟然没来办公室,原来谢老师病了,在家打吊针,看着谢老师被高烧烧红的脸,觉得她今天上不成课了,但是,到谢老师的课时,她却挂着吊瓶站在了讲台上。一连几天,天天如此。她的这种对待工作的态度给了我这个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的小老师一种极大的震撼。那个时候,同教毕业班的还有马永利主任,我们自己出题、自己刻钢板、自己用手推油印机印练习题、测试题、模拟题,一推就推到夜里12点多,谢老师比我们这些年轻的男老师还能干,她又出题又推印。她教给了我怎样对待工作,我的认真和一丝不苟就来源于她,她是我的第一位良师。   张中华校长是我的第二位老师。附小是单县师范的见习和实习基地,每学期初和期末都有见习和实习观摩课,每次观摩课任务下来,张中华校长都带领我们备课。怎样备课呢?从分析教材开始,先一字一句的读懂教材,看教材先呈现的什么又呈现的什么,为什么这样呈现?再分析编者意图,想叫我们教给学生什么,怎样教?然后,确定教学目标,那时还没有三维目标,只是知识和能力目标,接下来确定重点和难点。最后才确定教法和学法,剩下的你自己设计教学过程,有什么问题再讨论,再找他。记得一次夜里11点时有一个问题想不透,想问张校长,在他家门口徘徊好久,还是敲了他的门,解决了问题,我回去终于睡着了。张校长教会我怎样备课,他是我的第二位良师。   原来市数学教研员是王长庚老师,是一位可亲可敬、说话非常幽默的老人,记得一次,马永利主任准备代表市参加山东省优质课评选,由于时间紧任务急,王长庚老师从菏泽来帮助我们备课,张中华校长带领我们几个人晚上参与备课(白天还要上课,其实那时附小办公室很少,白天没法备课),王长庚老师下午在张校长家吃过饭,每天都备到11点多,张校长从家拿瓶酒,王长庚老师喝上两口继续备课,晚上马永利主任从家拿床被子,王长庚老师就在张校长办公室的沙发上睡觉,一连三天,天天如此。王长庚老师的人格折服了我,他是我的第三位良师,他教给我怎样不厌其烦、真心实意的帮人备课。   2、益友   同时分到附小的同学中,教数学的有我们三个,马永利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