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读书不肯为人忙——读胡文辉《陈寅恪诗笺释》.docx

格式:docx   大小:40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书不肯为人忙——读胡文辉《陈寅恪诗笺释》.docx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2019/5/21 文件大小:4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书不肯为人忙——读胡文辉《陈寅恪诗笺释》.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书不肯为人忙——读胡文辉《陈寅恪诗笺释》一朵飘忽的云(博客),阳光斜照在案头,温暖和煦。翻开陈寅恪的诗集,又慢慢合上。我反复思考,如何才能走进陈寅恪真实的内心世界,去近距离读懂他?陈寅恪写的诗,数量并不很多。但是,每一首,都流淌着作者浓烈的情怀,不过这种浓,让你感到的不是热闹,而是寂寞,不是激荡,而是悲凉,读过以后,你不是怦然心动,而是长久无声。陈寅恪的诗,有一种独特的风骨。这种风骨,是嶙峋,是峥峥,是磊落,是绝世。陈诗中展现最多的,是中国文化的意蕴,是中国士人的品质,是为天地立命的使命感,为历史作传的忠实感。读陈寅恪的诗,需要澄澈平和的心态,强烈深沉的人文关怀,需要摒弃先验的结论,能够承受异端的冲击,细细、慢慢、深深、独自品位那种特立异行。 一一般人首次读陈寅恪诗,会感到不太好懂,因为陈诗喜欢用典,用古典,更用今典,典故用得多了,像是在打哑谜。陈打哑谜,一方面出于他研究历史的癖好,一方面也与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有关。他表面上似乎在玩文字游戏,实质上是用春秋笔法,委婉记录事情的一些真相,表达他的某种独立判断。正因为陈的诗往往背后大有文章,所以表面上就不是那么浅显直白,而且有的简直不能成诗,一如元遗山评价李商隐,“世人都道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例如,1956年所作的《丙申春日,偶读杜诗“唯见林花落”之句,戏成一首》:林花天上落红芳,飘堕人间共断肠。阿母筵开争骂座,太真仙去愿专房。按歌未信宫商换,学舞端怜左右忙。休问大罗云外事,春阴终护旧栽棠。这首诗写的什么呢?从字面上看,并不构成完整的意思:春日的时光渐渐过去,树林间落英缤纷,仿佛从天而降;那些鲜花的从天而降,更增添了伤春之感,让人肝肠欲断;想起西宫经常种些桃花的王母娘娘,置酒设席大会神仙,但是总有些感觉招待不好的要叫骂几句;又想起驾鹤西去的杨贵妃,留下的空缺惹得多少后宫嫔妃想入非非;按照原来的乐谱想唱一首惜春的曲子,却发现谱子已经更换;那些舞者正想伴着乐章跳上几步,不知道是左转好还是右转更恰当;不要再去管那些天外的事情了吧,徒增烦恼;还是用那点残余的春阴好好护卫着往日所栽的棠树。春日和西王母有什么关系?王母与杨贵妃又有何相干?天上的神仙难道也跳舞唱歌?跳舞唱歌怎么又扯上往日的棠树?所以,一般人初读此诗,总有些莫名其妙的感觉。那么,我们不妨来听听余英时先生解说其背后的隐秘:天上的林(斯大“林”)花落了,那是红色世界斯大林同志仙逝的消息;共产国际的一员,中国共产党闻听此讯息,肝肠寸断(“共”断肠);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的秘密会议上,趁着斯大林尸骨未寒大骂绝词(骂座),借此树立自己的威望,引得举世震动;斯大林的红人也跟着倒台了,一时间又有几许政客们争相忙着专宠夺权(专房);社会主义阵营中的那些小兄弟们,想要跟着老大哥混下去,却不知道台上的曲调已换,是左是右无所适从;不管那个俄罗斯(大“罗”)的政局如何变动,我们有我们的需要,还是要始终维护斯大林的威望,维护和坚持我们意识形态中的“旧栽棠”(亲手改造的红色政权和共产主义道路)。整首诗里,暗含“事(斯)”“大”“林”,“阿(俄)”“罗”“事(斯)”,还有“共”(产党)等字眼,是一首典型的匠心独运、回环往复、婉转曲折的政治诗。但是从字面上看,是落花,是神仙,是伤感,是可惜,是云外事,不涉人间烟火,不沾凡尘世俗,足见陈寅恪巧妙运用文字之能事。但是,难道陈所热衷玩味的仅仅是一种戏谑和调侃吗?经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或者阅读过有关历史记载的人,恐怕不会忘记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引发的世界政治地震,不会忘记中国长期红色宣传导致的精神禁锢和窒息,不会忘记知识分子在初现端倪的深刻思想改造中的无所适从,不会忘记残酷的政治斗争带来的只见需要不谈必要、只见利益不谈真理、只见压制不见民主的非常状态,我们从诗中难道没有读出一丝沉重、一缕无奈、一片悲凉、一毫苦涩?类似的政治诗,还有很多,特别是涉及重大战争、时局变化,国共、中外关系等主题。例如,1939年《夜读<简斋集>潭州诸诗感赋》:“我行都在简斋诗,今古相望转自疑。只谓潭州烧小劫,岂知杨獠舞多姿。还家梦破恹恹病,去国魂销故故迟。谁挽建炎新世局,昏灯掩卷不胜悲。”【宋代陈与义,号简斋。曾经南下避乱,有潭州系列诗,与八百年后陈寅恪因南京被日军攻占而南下经历切合。烧小劫,佛教用语,此指1930年红军攻破长沙,杨獠指农民起义的杨幺,陈持传统史观立场,对中共革命颇有微辞,于此见一斑。建炎是南宋初高宗年号,作者用此期望抗战局势有新的变化。】1945年《报载某至重庆,距西安事变将十年矣》:“铁骑飞空京洛收,会盟赞普散边愁。十年一觉长安梦,不识何人是楚囚。”【京洛收指抗战结束,中国收回南京,赞普是吐番首领称号,会盟指国共和谈,楚囚指张学良,前为座上客,后为阶下囚,陈对历史的变幻深表感慨。】同年《乙酉七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