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螁生物必修2复习知识点芈遗传因子的发现衿第1、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蒄一、相对性状肃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羁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莅1、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蒅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膂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莀附: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肅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节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莀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螀附: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分子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P67)袆等位基因:决定1对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上)。莄3、纯合子与杂合子蚂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艿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薆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蒅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螁4、表现型与基因型蚈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莆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芃(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膃杂交与自交肈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肇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芄附: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芁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螁(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袇㈡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莅(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从简单到复杂)莀(3)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4)严谨的科学设计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膁★三、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薈(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膃P:高茎豌豆×矮茎豌豆DD×dd螂↓↓蚀F1:高茎豌豆F1:Dd莈↓自交↓自交膄F2:高茎豌豆矮茎豌豆F2:DDDddd袁3:11:2:1聿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肈(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芆P:黄圆×绿皱P:YYRR×yyrr芃↓↓葿F1:黄圆F1:YyRr蝿↓自交↓自交肃F2:黄圆绿圆黄皱绿皱F2:Y--R--yyR--Y--rryyrr莁9:3:3:19:3:3:1羈在F2代中:芅肄4种表现型:两种亲本型:黄圆9/16绿皱1/16蒀两种重组型:黄皱3/16绿皱3/16莇肅9种基因型:纯合子YYRRyyrrYYrryyRR共4种×1/16膆半纯半杂YYRryyRrYyRRYyrr共4种×2/16袂完全杂合子YyRr共1种×4/16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螆羃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羀第一节减数分裂蒀一、减数分裂的概念蒆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肄(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莃二、减数分裂的过程袀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芇肆减数第一次分裂蒁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荿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羇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交叉互换。袃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螈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螇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羄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羂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膈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蒈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羆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肀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袁芈 螃精子的形成蒃卵细胞的形成芀不同点羈形成部位袅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薁卵巢蒅过程袆有变形期羃无变形期膅子细胞数蚃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肂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蕿相同点羅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螅四、注意:膀(1)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羈(2)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蚆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袆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薃(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并进入不同的子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