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十五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必祁攻蔡基涵篙勇植秀赵昂茫审寒凡进犁夕搂吗贯获社游唤嚏认腔酱辣腐第十四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第十四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本章内容
事故及其危害
人机系统的安全性分析与评价
事故产生的原因
事故预测与预防
案例:浮动床离子交换器的运行、使用及事故预防
围堰狐训畸乘末剂武忿雌副篇腺寄浓安涝啊抿毫费迎篱辰豪居澳疫潮抖增第十四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第十四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2
第一节事故及其危害
一、危险、安全与事故的含义
(一)危险与安全的概念
(1)危险。危险是可能导致事故的状态,或事故的前提条件,或发生事故的必要条件。是一种已存在的或潜在的条件,其发生可导致意外事故。也就是说,危险是任何可以导致人员伤害、疾病或死亡的或导致设备的损伤或损失的实际或潜在的状况。一般用危险性来表示.
块过津黎铆橡武橡凌皿当血约隅捷希蒋患碾亥隶嚷促腥钟谈浑反债长宗溜第十四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第十四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3
危险性----是指某种危险源导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物损失的可能性。
一般地,危险性包括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和一旦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物损失的后果严重程度两个方面的问题。在定量地描述危险源的危险性时,采用危险度作为指标;在概率地评价危险源的危险性时,一般认为:
危险度=危险源导致事故的概率×事故后果严重度。
(1)危险
箕对鳃判吱赞捕恼崩薛奢棍宋踏营雁肃遵撬张鲍壳江挨魁哺垫拜畏噎何神第十四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第十四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4
传统定义:不发生导致人身伤害、职业病、死亡或引起设备或财产损失,或危害环境的状态或条件。
现在定义:所谓安全,就是没有超过允许限度的危险。或者说:发生导致人身伤害、职业病、死亡或引起设备或财产损失,或危害环境的程度没有超过允许的限度。
设S代表安全性,D代表危险件,则应有S=1-D。
(2)安全
捐馁列睫檬哩莆谆锰想找驮蜘韭潭碴汝琢炒资抚勿浆墒蛾朴逸燥胞衫迭蘸第十四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第十四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5
事故是指人在实现其目的行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久终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事故是在生产或生活中人们不期望发生的导致人员伤害、死亡,导致设备或财产损失和破坏,以及环境危害的偶然事件(随机事件)或突发事件。
事故有生产事故和非生产事故之分。本章讨论生产事故。
(二)事故的定义
窟玛泌负驴邱昔佛瘤辐恃渣野江妻级滴锣蜀衷腔苍拨箔坞臃息闰挝钥骇添第十四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第十四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6
(1)事故的因果性
事故因果性是说,一切事故的发生,都是事故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多数事故的原因都是可以认识的。
(2)事故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事故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是随机事件,即事故的偶然性。
事故的因果性又表明事故有其发生的必然性。长时期构成事故发生的条件,就必然会造成事故的发生。
(二)事故的特性
奥突裂坟州侥旅皂吹鹃唯芦迂员哲谎歉陪疥谭冉画识琅篇甫所谗于里洽煽第十四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第十四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7
(3)事故的潜在性和预测性
事故在未发生之前,似乎一切都处于“正常”和“平静”状态,但并不是不发生事故。相反,此时事故正处于孕育和生长阶段。这就是事故的潜在性。
正是事故有孕育和生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有某些信息出现,这正是事故的预测性。
(二)事故的特性
勾峙冠字克毖侯圃逻甚必迄柿盗琼涤靡董盾嘘资裔滔岿士守彦艳嗓王密爸第十四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第十四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8
发生事故后,或造成人员伤害、死亡,或导致设备、财产损失和破坏,或危害环境,对个人、家庭、社会都会带来巨大危害。
2002年,全国共发生各类事故1073434起,死亡139393人,其中
一次死亡3-9人的重大事故2629起,共死亡10054人;
一次死亡10-29人的特大事故116起,共死亡1718人;
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12起,共死亡623人。
三、事故的危害
撅写写每沫端芯赁酚蕊赖休粉秀掘少竖物来泼若耪腺醋剁失漓辕鞍俺块州第十四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第十四章劳动安全与事故预防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9
2002年全国各类死亡人数所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