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浮梁县兰田廉租住房建设工程
质
量
通
病
防
治
方
案
编制单位:南昌市第六建筑工程公司兰田廉租房项目部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日期:2011年10月22日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墙体裂缝
墙体裂缝成因较多,若墙体有裂缝粉刷后照样出现。因此有了墙体裂缝,必须在发现裂缝后,粉刷前一个星期处理好。
现象:墙体出现裂缝有灰缝出现的、有拉断砖的、有压槎口出现的等。
本方案将几种常见因素造成墙体裂缝的成因及处理方法,简述如下:
1、成因:因变形缝施工不当引起的墙体裂缝。变形缝是设计考虑应对沉降、温差、应力关系而产生的墙体裂缝防治措施。施工中如处理不当,会使设计防治效果降低或失效。产生裂缝后很难修补,在粉刷前使用钢丝网都没有用。
防治:(1)变形缝两边的构造柱、圈梁浇捣一定要先支模,一面浇筑另一面把原支模板拆除。根据变形缝宽度要求选用泡沫板夹在变形缝内代模板。当拆模时也应把代模板的泡沫板划碎清除掉。有混凝土相邻的要凿除,以保证变形缝的宽度。
(2)变形缝内挂落的砂浆、混凝土残浆、垃圾等要用专用工具及时清理,保证变形缝内无杂物。
2、因支模不当产生墙体拉裂。
成因:在支模特别是支构造柱模时,由于砌体砂浆凝结时间短,强度不足。当支模夹具上力时,把墙体拉裂。裂缝很明显一般都是沿裂缝裂开。
防治:(1)墙体构造柱支模板应在砌墙完成24小时后,上夹具支模。
(2)已经拉裂的墙体必须是拆除后砌或采用沿裂缝凿穿,用C20细石混凝土浇筑补平。
3、因组砌方法不当产生的裂缝
成因:因组砌方法不同缝、砖搭接少于1/4砖、都可能产生墙体裂缝。
防治:(1)宜采用十字梅花丁组砖法或三一砌筑法,砖搭接不少于1/4砖,头缝中要挤满砂浆。
(2)砌筑时不宜留槎,必须留槎时要留阳槎,并且每50cm一道拉结筋预埋在先砌的墙体内,根据墙体厚度每120mm设置一根,埋入墙体长度和伸出长度各一米。
4、砂浆强度不足和砂浆饱满度不足,墙体受力后产生裂缝及外墙渗水。
成因:砂浆强度及饱满度不足。一是影响砌体强度,二是影响外墙的抗渗性能。竖向灰缝的饱满度对砌体的抗剪强度和弹性模量都有直接影响。
造成砂浆强度不足的主要原因:
(1)配合比控制不严;
(2)砂浆一次性拌制太多,上午拌制的下午才用。
(3)砖干或砂浆砌上去很快失水。
砂浆饱满度不足原因:
(1)砂浆自身质量差,无和易性、稠度低。
(2)砖含水量不足。
(3)砌筑方法不正确。
两项还有一个共同点是墙体没有保养。由于墙体没有保养,砂浆失水过早造成砂浆强度和饱满度都达不到要求。
防治:(1)针对成因,施工中要严加过程控制。
,现场新砖四周融水深度为15-20mm。
,认真计量。在冬天或夏天应适当增加水泥、增加稠度。
,拌制的砂浆一般在2小时内用完。最长不能超过3小时,超过3小时的应回到砂浆拌和机内加水泥拌制后再用。
℃以上的天气,砌筑好的墙体要浇水保养。
(2)在检查后已经确定砂浆强度与饱满度严重不足的应向监理及设计部门报告并提出解决方案,经监理及设计部门同意后实施。
5、门窗洞口角向部位的墙体裂缝
成因:门窗洞口是墙体受力的薄弱环节。由于江苏地区冬夏温差大,外墙特别是顶层外墙,是受温度影响的敏感部位。墙体在洞口削弱处容易发生应力集中现象,并产生渗漏。
防治:(1)采用现浇混凝土窗台梁及板带可有效改变墙体受力情况,控制裂缝产生。一定要先浇筑混凝土后再震捣,有的预留后浇筑混凝土是不行的,因预留一是长度不够,二是起不到承受剪力传递的作用。致使其失去设置窗台梁的作用,施工中要严禁此类做法。
(2)底层增强窗台梁主要防止不均匀沉降造成窗台处竖向和斜向裂缝。
(3)门窗过梁能与圈梁一起浇筑,过梁埋入墙体内端头长度大于250mm。
6、后堵施工洞的墙体裂缝
成因:由于施工的需要在墙体上留下很多施工洞,由于堵施工洞一般是在粉刷完成后竣工前的时间段内,时间较仓促。一般是在堵好后即粉刷,故容易产生裂缝。
防治:(1)施工洞上方一定要放置过梁,过梁厚度及配筋长度要符合施工洞宽度的相应过梁要求。
(2)施工洞墙体两侧要分别预埋拉结筋,符合埋入和伸出长度要求。
(3)堵施工洞后不能立即粉刷,要留出不少于5天的时间。让墙体收缩,在墙体补抹缝后再进行粉刷。
7、因撞击产生的墙体裂缝
成因:施工中因在墙体完成后要清理吊运砂浆槽、模板、垃圾条等,由于塔吊操作的失误。在吊运过程中经常会撞击到墙体,而产生墙体变形、裂缝,一般比较明显。
防治:在已经完成的墙体楼面上,由于吊物撞击墙体,一般施工队不予重视而留下隐患。因此在浇筑前,项目部质检员应认真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