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双河村生态小康村建设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双河村生态小康村建设规划.doc

上传人:tmm958758 2019/5/22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双河村生态小康村建设规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2年-2020年)建设“全面小康村”,事关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整体推进。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提高农村综合能力、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关键在村,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抓手在村。如果不把村搞好,农业的生产能力就不能提高,农村的发展水平就上不去,农民致富的基础也不可能牢固。因此,抓住了建设“全面小康村”这个重点,就能搭建农村发展的综合平台,实现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整体推进、整体突破,使农民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一、现状分析(一)基本情况1、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双河村海拔830米,平均气温16度,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全年无霜期长达6个月,土壤多为沙壤,以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生长。2、自然资源及人口环境全村辐员面积26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60户、194人。有耕地700亩,林地5000亩,森林覆盖率达80%。3、主要物产及经济现状该村人少地多,种植业主要以小麦、玉米和为主,经济作物有核桃、板栗养殖业主要以生猪和小家禽为主,2011年人均纯收入2002元。4、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状况全村公路畅通,100%的农户通电,98%的农户饮上了安全卫生水,100%的农户通电话(含移动电话),村内有摩托车21辆,汽车1辆。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100%的农户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5、基层组织2009年新建1600平方米村级组织活动室一座,有专职村干部3名,村支部现有党员14名;全村有特困户8户,长期举家外出户2户。(二)小康差距1、物质精神文明方面: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盼致富,无思路;想致富,无技术;求致富,无门路”是一种普遍现象。城乡二元结构不平衡、农民文化消费水平低尤为严重。村集体、农民收入仍然偏低,与国家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标准(6000元/人)相差甚远,提高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任务艰巨。另外,村级产业发展难,需要尽快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2、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小康村的城镇化水平不高,缺乏系统化的配套建设。村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仍然很大,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布局,供水、排污、道路、能源、村居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跟不上,多数已经硬化的村主干道与高标准的全面建设小康农村的要求极不相适应。与全面建设小康农村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求差距较大。3、政治文明方面:大部分小康村的村干部是初中文化程度,部分村干部工作热情不高,服务意识不强,需要创新村工作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村民民主法制意识普遍增强。但是,村级民主法制建设仍需一如既往地得到加强,4、生态环境方面:群众生活习惯较为传统,杂物乱放、禽畜乱跑、杂棚乱搭、污水乱排、垃圾乱扔等现象较为普遍;部分村民仍以柴薪为燃料烧水煮饭,仍需进一步加强沼气建设。这些与全面建设小康村的“环境美化、卫生洁化”仍有一些差距(三)制约因素城乡二元结构十分突出,农村人口比重大、农业生产条件差、基层条件落后、农民缺乏农业科技知识,农民收入增长慢,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四)发展机遇全村基础设施条件优越,交通便于,国家惠农政策涉及泉场农合量大面宽,特色产业明显,经济效益明显,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小康村统揽“三农”工作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要求,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