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析词
2、意象描绘(这个字写出景物或人物的什么特点?)
3、综合成意境(对意象描绘的总结:参考时间、地点、题目)
4、指出作用,落实情感(注意用上术语)
炼字题解题步骤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坼”:分裂。“浮”:漂浮。(析词1)
广袤千里的吴、楚两地因洞庭湖而一分为二, 洞庭湖水势何其辽阔!天地日月仿佛都漂浮在这湖水上面,洞庭湖水势又何其浩淼! (景物形象描绘2)
此二句勾勒出洞庭湖无边无际、水势浩荡的景象。(意境3)
情景交融(术语4),壮观的景色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忧时忧身的博大胸襟。(感情)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湿”,潮湿。“寒”,寒冷(析词1)
夜深露重,妻子高高的发髻都被雾气沾湿了。清冷的月光洒在她的身上,她如玉的双臂一定生寒了。(人物形象描绘2)
“湿”和“寒”可触可感,作者运用想象,表现了妻子望月之久,忆夫之深。(意境3)
情景交融(术语4),含蓄写自己看月之久,思妻之切(感情)。
炼字
“自”,独自,自顾自地。“空”,徒劳,白白地。(析词1)
碧草映阶,独自呈现盎然春色,黄鹂隔叶,徒劳地婉转啼鸣。(景物形象描绘2)
青草自绿,无人观赏;黄鹂好音,无人倾听。有声有色的亮丽春景反衬出武侯祠的荒凉。(意境特点3)
乐景哀情(术语4),蕴含了诗人怀古的寂寞之心和无人赏识、壮志难酬之感。(感情)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苦吟诗人
贾岛骑驴入城,仍搜索枯肠,忽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在“推”和“敲”中琢磨,不觉撞上京兆尹韩愈的车骑,韩愈细问后,不仅没责怪他,反而帮他分析,确认“敲”字为佳。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①敲:敲响(析词)
②月光皎洁,万籁俱寂。我的笃笃敲门声,惊动了池边的宿鸟。(意象描绘)
③“敲”字以有声写无声(反衬),突出李凝幽居的寂静。(意境)
④情景交融,抒发诗人渴望远离尘嚣的归隐情怀。(情感)
炼字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幽僻
幽静
幽美
居所“幽”——情景交融;
“幽期”——直抒胸臆。
表达归隐的心愿。
直接抒情,表达归隐的心愿。
即景抒情诗:诗人在诗中不是直接抒发情感,而是移情于景物,融情于景,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去,使景物带上感情色彩。
鉴赏要点:把握景物的特征,进而推出相应的感情,体会情景交融的意境。
题李凝幽居
贾岛
思考课后三
幽僻
幽静
幽美
幽隐之愿
情景交融
知人论世
陈子昂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直言敢谏,不为武则天采纳,政治抱负不能实现。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攻陷营州。武则天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武为人轻率,少谋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反被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报国宏愿成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