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曲江探花.ppt

格式:ppt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曲江探花.ppt

上传人:yunde113 2015/11/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曲江探花.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十二课曲江探花
隋朝的隋文帝为了选用有才能的人管理国家,建立了科举制度,也就是通过分科考试去选用官吏的制度。到了唐朝,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普通文人也可以和官员一样,参加不同科目的考试,走上做官的道路。科举考试由下而上,秀才、举人、进士层层选拔。文人所追求、羡慕的是进士,考中了进士,就有希望做大官,因此“进士科”也最难考,常常一百个人当中只录取一、二个人,许多人考了一辈子也不一定成功;也有的到五十多岁才考中,这在当时是非常普通的事情。
唐朝的进士科考试都在长安举行,每年正月考
试,二月公布各科录取考生的名单和名次。春暖花开的时候,皇帝就在曲江园林举行盛大的宴会,赏赐那些新考中的进士。
曲江在长安城东南角,是一个弯弯曲曲的大池塘。它的周围有漂亮的花园、著名的慈恩寺、大雁塔和小雁塔。这里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皇帝、大臣和贵族们经常来这里游玩,许多文人、学者也喜欢到这里来饮酒作诗。
在皇帝举行的曲江宴会上,进士们把装了酒的杯子放在曲江水面上,酒杯随水而流,流到谁的面前停下来,谁就拿起杯子饮酒作诗。同时,还要请两位最年轻英俊的进士,到花园里去探采各种名贵的花。人们把这次宴会叫做“探花宴”,采花的人叫做“探花使”。以后科举中进士的第一名叫“状
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其中,“探花”的名称,大概就是由“曲江探花”而得名的吧!
有一次,曲江宴会结束后,进士们纷纷到慈恩寺游玩。当他们来到大雁塔下面的时候,一个进士心血来潮,把自己的名字刻在雁塔下面的石壁上。这个做法以后就形成了一种****俗:凡是新进士曲江宴会之后,都要来到慈恩寺大雁塔,选派一位书法漂亮的进士,把大家的名字题在石碑上。以后谁当上了将、相,就把他黑色的名字改为红色的。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和其他十六个人一起考中进士,他是其中最年轻的,当时才二十七岁。他曾经非常得意地在诗中写道:“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唐朝知识分子把参加“曲江探花宴”和“雁
塔题名会”看作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后来,战火毁坏了曲江名胜,但是“雁塔题名”的****俗却流传下来。现在,大雁塔下面的碑石上,还可以看到明朝进士的题名。
在唐朝,参加科举考试,如果有一位当时著名的学者或官吏向主考官推荐,就会顺利得多。许多人常常在考试前,把自己写的诗歌和文章送给一些有地位的学者和官吏看,希望能得到他们的赏识和推荐。白居易年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