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课文背景知识】(7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人,著名文学家。《柳河东集》。永贞元年(805),王叔文集团进行政治革新遭到失败,革新派人物均被贬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名义上是个小官,实则是个没有实际工作的人。这使得他有更多的时间去考察民生疾苦、钻研学问和从事写作,也使他有机会游览永州一带的自然风光。元和四年(809)九月某日,柳宗元坐在他的寓所法华寺亭上,忽然发现西山风景奇异不凡。于是立即带人披荆开路,登上绝顶。纵目四望,眼界大开,深深感到这一次才是真正游览的开始,即兴写了《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此后他又陆续发现了钻拇潭等许多景点,——著文纪念,有《钴潭记》、《钻拇潭西小丘记》、《至小丘两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和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加起来共有八篇,被称为《永州八记》。(本文即《至小丘西小石潭记》的简称)这组游记描绘了西山一带的优美景物,同时也寄托了作者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心情。语言简炼,情景交融,具有独特风格,历来受到读者的喜爱。 【字词综合运用】生词篁(huáng):成林的竹子。佩(pèi):古代衣带上佩带的玉饰。洌(liè):清澈。坻(chí):水中高地。屿(yǔ):小岛。嵁(kān):不平的岩石。佁(yǐ):愣住的样子。俶(chù)尔:忽然。邃(suì):深。参差(cēncī):双声联绵字,用作形容词,形容大小高低长短不齐。如《诗·周南·关睢》:“参差荇(xìng)菜,左右流之。”(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本文中则有“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参差:高低不齐)。“参差”和“不齐”常连用,后来逐渐形成成语,意思仍是长短高低不齐。“参差”还可以用来表示“近似,差不多”的意思,如白居易《长恨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参差:差不多。)披拂(pīfú):依古音读也属双声联绵字,动词,拂动、吹拂的意思。如王褒《责髯奴文》:“因风披拂,随风飘飘”。本文“参差披拂”也用“拂动”义。“披拂”还有“分披、拨开”的意思。如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披拂趋南径,愉悦倡东扉。”(披拂:指分开挡路的草木。)翕忽(xīhū):依古音为双声联绵字,迅疾的样子。本文“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一句即用此义。“凄神寒骨”一语是形容词使动用法,所谓使动就是使宾语怎么样之意。形容词的使动是说宾语具有了形容词的性质或状态。“凄神寒骨”的意思是使心神凄凉冷落,使肌骨寒冷。 【重点难点讲解】,而是蕴藏着深厚的思想感情,透露着强烈的倾向性。作者在对幽奇美秀的山光水色的描绘中或隐或现的折射出本人的影子。小石河潭的僻处荒野无人问津,它悄怆幽邃的境界,正是作者处境、心境的写照。,而是通过清丽的语言,巧妙的手法,塑造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既有大笔渲染,也有工笔勾勒,有远景,有近景,有虚有实,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使读者既能鸟瞰全景,又能深入到幽奇胜境,耳有所闻,目有所见,有身临其境之感。如本文开头写小石潭的发现过程:“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先点明方位,继而写到是因水声悦耳而心乐,伐竹取道然后才“下见小潭”,一连九个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曲折过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