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doc

上传人:雾里行舟 2019/5/23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五单元测试卷一、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注音填汉字。①他怪叫一声,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绝望的呼叫声。②南京大屠杀时,她惨遭日本鬼子蹂躏。③这使他tǎntè不安。④它像爆竹一样,在shū然坠地之前,又再次冲上云宵。二、从备选成语中选择恰当的一个填在文中横线上。多难兴邦。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相依,一同取暖;当圣火遭遇屈辱,我们(破釜沉舟义无反顾),捍卫尊严;当地震撕裂大地,我们万众一心,(再接再厉众志成城)。在困难面前,中华儿女用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坚韧与不屈。三、为了交流读书成果,某班举行了以“阅读经典,走近大师”为主题的读书交流会。下面是张华同学的一段发言。读一本好书就好比一次浪漫的旅行。在旅途中你可以观赏大师的教诲,汲取知识的营养,更可以感悟人生的真谛。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昆虫记》,我们可以透过昆虫世界感悟社会人生;读《朝花夕拾》,我们可以感受鲁迅对童年的温馨回忆与对社会的理性思考……(1)这段发言中画线部分是一个病句,请把修改意见写在下面。(2)你一定也读过《朝花夕拾》,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个人物?用一句话概括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四、填人名,补充歇后语。①借东风——巧用天时②借荆州——有借无还③进曹营——一言不发④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五、阅读训练(一)阅读《寻找时传祥》的几个文段,回答下列问题。今天,循着那渐被淡忘了的历史,记者重访时传祥的足迹,探寻他的生前身后。偌大京城,人海茫茫,人事沧桑。问起时传祥,一些中学生便摇头,几位大学生,也双眼漠然。在崇文门路边,遇到几位老师傅。“时传祥?!”惊讶中便有些激动,接着,就像是述说自己的光荣一样,“知道吗,那时咱这北京也有一种‘热’,那叫‘义务掏粪热’!”“万里、崔月犁副市长跟时传祥背过粪,万里还说自已是时传祥的‘第一大弟子’;当官的、大中学校师生、作家、记者、演员都争着来时传祥清洁队参加义务劳动,连到北京出差的人也以同时传祥一起背一回粪为光荣……知道吗?那会儿来背粪得预约!”可是,很快,老人们就又有些愤愤地,“嘿!现如今叫什么?谁还理会个背粪的……”在后来的采访中,大凡了解些时传祥的,谈话多是这么“转折”的……20世纪50年代,掏粪是纯体力活。背在肩上那半人多高的粪桶有十多公斤重,装满了粪便就是五十多公斤。时传祥每天掏完了再背,一天的总重量得有五吨。解放后,他掏了十七八年粪,基本上没休过节假日,右肩磨出了巴掌大一块又黑又硬的老茧!他觉得这没什么:“不干好,人家不方便。”花市下四条胡同耿大爷家厕所墙倒了,砖块掉进了厕坑。时传祥卷起袖子,用手把砖一块块捞出来,用水冲干净,再把墙头垒好,把厕所清扫干净。1958年,运粪改用汽车了。时传祥说:“咱要人不等车、车不等人、加快周转、分秒必争。”在他的带动下,原来每人每天平均背粪50桶,一下子增加到93桶。刮风下雨也是一样。1959年10月26日,时传祥出席了“全国群英会”。这一天,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接见了代表们。采访时传祥老伴崔秀庭老人是在一天傍晚。老人住着挺宽敞的三居室,她指着去年春节时73岁的王光美来看她的合影,便说起了李瑞环、倪志福等时常来看她的事,然后就一定要记者在她家吃饭。家里除一台电视机外,再也看不到还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一听到要写时传祥,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黯然:“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