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南湾湖导游词.doc

格式:doc   大小:25KB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南湾湖导游词.doc

上传人:653072647 2019/5/23 文件大小:2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南湾湖导游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湾湖导游词篇一:导游考试中文导游词:南湾湖风景区我们今天将要游览的是信阳南湾湖风景区。南湾湖风景区位于信阳市西南郊外,距信阳市区仅5公里。南湾湖风景区以南湾湖为中心,包括董家河、狮河港、十三里桥、南湾等六个乡的大部分山林、水域,东与信应(信阳一应山)浉公路临界,南与新田畈为邻, 西与寨后湾接壤,北与双头寨相连,总面积443平方公里。转自:考试网-南湾湖风景区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低山环抱,丘陵起伏。景区的中心南湾湖,承狮河、五道河、董家河、小泅河、飞沙河五条河水汇聚,水质清澈,碧波万顷。独特的地理地貌造就了南湾的秀山丽水,本地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革命遗址,使它成为一个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南湾湖风景区分为五个浏览区,即:南湾湖大坝浏览区、车云山浏览区、黄龙寺旅游区、仙石畈浏览区和潭家河浏览区。今天我们浏览的是南湾湖大坝浏览区。各位朋友,我们现在登上了南湾湖大坝。南湾湖,又称南湾水库,因坝筑在南湾而得名。水库建于1952年到1958年,是一座集防洪、发电、养殖、供水、航运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库。水库大坝高38米,长835米,坝顶宽8米,底宽22、4米,湖区水面面积7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1100平方公里。比较有名的有鸟岛、猴岛、桂花岛、杜鹃岛等,每年有数十万游人来这里观光度假。随着游艇的启动,我们的游程就要开始了。南湾湖地处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天然的湖光山色,朝霞晨雾,一日数变;一年四季,风光各异。南湾湖的百余个小岛中,有一个叫鸟岛的,每年都有几十万只候鸟来岛上生息,繁殖后代,小岛简直就是鸟的家园。这些鸟中,大部分是鹭鸟,有白鹭、苍鹭、灰鹭等约30多种,还有杜鹃、黄鹏、八哥等,吸引着无数的游客,这让我想起了唐诗名句”两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除了鸟岛之外,近年来景区还开发了猴岛,”唐王游地府”,桂花岛等,还增加了水上游艇,跳伞等活动。各位朋友,如果我们弃船向上游地区旅行,那么我们可千万不要错过黑龙潭、白龙潭。黑龙潭、白龙潭与周围的车云山、集云山、连云山、天云山、云雾山组成”五云两潭”风景区,是旅游者的好去处:山,清秀俊美,潭,清幽可人。”五云两潭”周围,生长着中华名茶--信阳毛尖。1915年信阳毛尖曾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1990年龙潭牌信阳毛尖在全国名茶评比中获国家金质奖。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茶叶具有清心明日、消食利尿、健脑提神、抗衰老等作用,到了这里,可不要忘了给自己,也给亲朋好友捎几袋优质信阳毛尖茶叶哟! 篇二:导游词讲解内容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您的讲解员王某某,今天很高兴能够为大家介绍浉河新八景。信阳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过去有信阳古八景之说,它们出自清朝乾隆年间,信阳的知州张钺有感于信阳的风光之美而挥笔写下的八首诗,分别代表了信阳八个地方的美丽风光,它们是“贤岭松风”、“浉河泛月”、“奎楼晚照”、“申塔朝晖”、“龙潭瀑布”、“雷沼喷云”、“龟山晴雪”、“长台古渡”,后成为信阳古八景。多少年来,信阳古八景最为我们信阳人津津乐道。然而由于历史发展及城市建设等种种原因,古八景中的“奎楼晚照”和“申塔朝晖”的原景已不复存在,“长台古渡”也已经没有古代风韵,“贤岭松风”、“浉河泛月”、“龟山晴雪”等自然景观虽然同贤山、浉河、龟山相连,但景物较虚,没有标志性实物载体彰显,再加上年代久远等原因,这八景有一大部分已经湮灭,不复存在。为了延续历史文脉,彰显信阳豫风楚韵的文化底蕴,咱们市委市政府在浉河两岸规划建设了新的浉河八景,浉河新八景是由上海同济大学规划设计的,它不是一味重复老景,而是以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的典型代表“亭、台、楼、阁、轩、榭、祠、塔”为依托,并结合信阳厚重的历史和山水文化,营造出的信阳新的人文景观。浉河新八景从南湾湖下来沿浉河自西向东依次为望湖轩、聚贤祠、茗阳阁、申伯楼、龟山亭、琵琶台、河洲榭、平山塔。它们有的高耸在山之巅、有的依偎在湖之畔、或屹立在水之央,有的气势巍峨、有的神情婉约,但它们都面向溮河,是溮河串起的八颗珍珠。这些体现古朴与现代气息完美结合的新八景,现已成为人们品位信阳,感受美景的绝佳去处,它是一种情感的延续,也更为改造后的浉河,为信阳旅游增添了新的亮点,也必将成为信阳最亮的风景线,成为信阳的代表符号。大家看,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浉河新八景之一的河洲榭,在浉河新八景中,河洲榭是最有特色的一景,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一部分立于安桥与会桥之间的湖心岛上,另一部分探身于水间,建筑颇具江南水乡风韵。以水榭为主,辅设有鸳鸯亭,半观楼,院门,并以通廊相连,空间虚实结合,内外景物相映成趣。通过明珠桥进入河洲榭,我们可以看到一片树林顿时出现在眼前,再沿着曲折的小路步入林中,曲径通幽处显出水榭一角。经过院门入内,灰瓦白墙之间水榭巍然伫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