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3
文档名称:

龙岩大峡谷旅游区规划报告.doc

格式:doc   页数:7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龙岩大峡谷旅游区规划报告.doc

上传人:Alphago 2015/11/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龙岩大峡谷旅游区规划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第一部分规划基础 1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1
(一)规划范围 1
(二)规划期限 1
二、规划依据 1
三、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1
(一)自然概况 1
(二)社会经济概况 3
四、旅游资源特色及其评价 3
(一)资源特色和优势 3
(二)限制因素与不足 8
五、旅游开发现状 8
第二部分规划方案 9
一、总体创意 9
二、开发战略 10
(一)性质与功能 10
(二)开发原则 10
(三)战略目标 10
(四)战略措施 10
三、龙岩大峡谷总体布局 11
四、分区规划 11
(一)引导景观 11
(二)蛇盘兔景区 12
(三)通天峡景区 12
(四)三教河服务管理中心 13
(五)三连峡景区 14
(六)十里跑马坪景区 20
(七)龙岩峡景区 22
(八)老虎套景区 29
(九)黑龙巷景区 33
(十)朝天沟景区 35
五、旅游系列规划 36
(一)水景营造系列规划 36
(二)地学科普专项游 37
(三)山水写生绘画专项游 39
(四)避暑度假专项游 40
六、客源市场分析 41
(一)目标市场定位原则 41
(二)市场定位 42
(三)客源市场预测 42
(四)旅游形象设计与市场营销 43
七、旅游活动规划 45
(一)开发思路 45
(二)旅游活动产品 45
八、旅游商品开发规划 47
九、基础设施规划 50
(一)交通规划 50
(二)给排水规划 52
(三)供电规划 53
(四)通讯规划 53
十、服务设施规划 54
十一、保护与绿化规划 55
(一)保护规划 55
(二)环境容量测算 59
(三)绿化美化规划 59
十二、旅游经营管理与保障规划 61
第三部分投资与效益分析 64
一、投资估算 64
二、效益预测 69
第一部分规划基础
一、规划范围与期限
(一)规划范围
规划区位于山西省昔阳县东南部孔氏乡境内,东邻河北省赞皇县嶂石岩国家地质公园,西距大寨森林公园76公里,总面积140平方公里。当前旅游开发区面积47平方公里左右。地理坐标为:北纬37°29′41″——37°36′27″,东经114°00′56″——114°05′19″。由此经昔阳(距离70公里)、平定(距离92公里)经石太高速公路西至太原的距离为204公里,东至石家庄的距离为170公里;由本区沿赞昔公路经赞皇至石家庄的距离为81公里。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共为16年。分为近期和中远期两期。
近期:2005年——2010年,6年。
中远期:2011年——2020年,10年。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5、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6、建设部《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办法》
7、《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8、《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GB/T17775-2003
9、《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T50298-1999
10、《游乐园(场)安全和服务质量》GB/T16767-1997
11、昔阳县龙岩大峡谷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合同书
三、自然与社会经济概况
(一)自然概况
昔阳县龙岩大峡谷旅游区地处太行山中段主脊西侧。规划区南北长
,,面积47平方公里。
区内中元古界长城系红色石英砂岩和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广泛出露,构成了山梁、陡崖的主体。下伏的下元古界甘陶河群变质岩系在峡谷两侧崖脚出露,构成谷底河流的河床及滩肩;上覆的下古生界寒武系灰岩分布于峡谷两侧山顶,构成了海拔高度在1200米以上山峰的上部。
旅游区东界太行山主脊呈NNE走向,海拔高度在1200—1650米之间,位于峡谷区东南端的圈羊垴,,为区内最高峰。区内多数山峰海拔高度1300—1500米,多呈孤丘状,顶部平坦,四壁陡立,为甸子梁期夷平面解体后残留的卯状孤峰,无明显的走向。旅游区地势总体上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峡谷东西两侧地势亦向谷底倾斜。峡谷谷口柴岭沟口为龙岩大峡谷旅游区的最低点,海拔高度710米。受区内构造线的控制,峡谷干流龙岩河由南向北流,两翼支流受区域地势的控制,呈NE—SW向或EW向汇入干流,区内河流下切较深,多呈峡谷状河谷,两侧陡崖高度多在100—130米。其中龙岩河为先成河,在吴家岩河段和苇地湾河段发育典型的深切河曲。河流曲率达1∶,切入基岩达130米。两侧支流河谷或呈现为一线天状峡谷,宽度仅数米至十余米,甚至仅有2—3米,而深度却为20—50米甚至更深;或呈现为一系列潭瀑呈串珠状相间分布。峡谷两侧多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