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太仓市艳阳农庄观光果园规划方案
第一章开发条件分析
太仓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口南岸。地处北纬31°20′-31°45′,东经120°58′-121°20′。东濒长江,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临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西连昆山市,北接常熟市。艳阳农庄所在的太仓市现代农业示范园位于太仓市中东部,园区西接沿江高速,南依苏昆太高速,东面毗邻太仓港,北面至七浦塘止,为太仓市确定的永久性农业发展区。
项目所在地距上海市中心53km,位于上海市1小时经济圈内,距苏州市中心57km,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对城市居民休闲旅游具有优越的交通成本优势。
艳阳农庄是上海艳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休闲农业企业,集住宿、餐饮、休闲和娱乐于一体,占地283亩,总投资1200万元,年接待能力达10万人以上。2006年接待上海及本地休闲旅游消费者超过10万人次,为观光果园功能区的建设与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客源条件。
规划中的观光果园区是紧靠艳阳农庄西面的一块近80亩的农田,具备完善的灌溉、电力、通讯和道路条件。目前艳阳农庄双休日均有游客接待班车往返与上海人民广场和农庄之间,为观光果园的开发提供了便利的游客进入条件。
目前艳阳农庄的整体开发现状表现出较为明显人工化和城市公园化倾向,如卡丁车、激光狩猎、划船、垂钓、舞厅、卡拉OK、飞镖、台球等虽然以投资少、娱乐性强等特点为艳阳农庄的起步和发展提供了游客娱乐项目,但由于特色不突出、非常容易复制等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吸引力将会逐步丧失。其他的特色动物观赏、跑马等项目由于场地的限制,表现出规模小
、建筑较为密集、场地局促等特点,不能充分让市民享受天广地阔、视野高远和舒缓放松的乡土文化氛围。
为此,将现有的近80亩的农田开发为“终年有绿、三季有花、硕果飘香”的果园观光功能区,并与艳阳农庄已开发的成熟区块联结,可为艳阳农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资源,极大的完善艳阳农庄的休闲观光功能,扩大游客游憩空间,延长逗留时间,促进旅游消费,提升整个艳阳农庄的农耕文化内涵和农业景观功能。
第二章发展定位与设计构思
该园景观规划以大自然为背景,以农耕文化为内涵,以休闲、求知、观光、采摘和体验为载体,既能展现果树新品种的花果奇特景观,又可为游客提供品尝和购买的绿色果品,还可促进游客身心健康和知识增益。打造该园成为具有自然性、独特性、文化性、参与性和持续性的现代化观光采摘园、花果知识普及园和高新技术成果展示园,为城市游客提供一个接近自然的新景点。
在保持果品生产功能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观光采摘果园基础体系,借助艳阳农庄已有的客源和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开展特色时令果品采摘观光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向游客展现现代果树育种的新成就、高新果业生产技术手段和花果精品园的景观风貌。
,以人为本,各项景观设计及服务设施的配置均以满足游客的活动需要的展开。
、展现花果文化,以传统花果文化为主题,建成集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现代花果观光园。
“三季有花、终年常绿、硕果飘香”,分区突出春花、秋实、夏趣、冬绿的植物景观。
,适地适树。依托乡土树种创造简洁、质朴、美观的果园景观。
第三章总体规划布局
第一节总体布局
全园土地较为规整,由艳阳农庄的入口大通道一分为二,个设计两个出入口,两个出入口与大通道相连,另两个出入口在各个部分的东部与艳阳农庄的现有区域相联结。
本方案全园分为“春花园、秋实园、夏趣园和冬绿园”四部分(“四园”)。内设相关的游憩项目与旅游配套设施。
第二节分区规划
,兼顾果品生产,采用春季花量较大和果实春季成熟的果树树种与品种,展现春花烂漫、果园春早的农业特色景观。果实成熟期主要在5-6月。
内设春果采摘区和爱心果树认养区,让游客在饱览果园春色的同时,可以参与果品采摘和认养果树管理的农事活动。
,采用丰产性强、果色以喜庆红色为主的果树树种和品种,展现硕果累累的果乡丰收景象,是游客秋季采摘参与的主要区域,果实成熟期主要为9-10月。
内部选择特色品种种植区域建立爱心果树认养区。设立“一叶亭”(寓意“一叶落而知秋”)观景亭一座。
,植物配置采用睡莲、荷花、小叶栀子等为主,营建别具生机的夏趣景观。果实成熟期主要在6-8月,为学生暑期休闲度假提供旅游吸引物。
内部设立特色果品采摘区和爱心果树认养区。
,配合冬花植物,为冬季果园提供一个游客活动区域。果实成熟期主要在10-1月。为满足游客冬季对阳光的生理需求,该区域的果树应采用乔化稀植的栽植方式。
第三节服务设施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