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 编制依据 1二、 工程概况 11、地形、地貌 、 气象、水文、地质条件 、 工程概况 24、施工进度安排 、 技术准备 、 人员准备 、 机械准备 、 场地准备 4三、 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51、施工工艺流程 、 一般段路床填筑施工 、 填挖交界处路床施工 、 低填浅挖段路床施工 9四、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0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 工程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 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 质量检查人员和自检制度 135、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13五、 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41、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安全管理制度 16六、 安全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181、环保体系及环保措施 、水土保持体系及措施 20七、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 201、管理目标 、建立组织机构 20附图 22一、《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重庆市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渝交委路(2015)81号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强制性要求》(2015)79号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公路工程质量控制强制性要求》、,路线的主要工点为观音寺互通、干坝子屮桥、殷家湾大桥、方家林中桥,陈食互通、河坝中桥,临江互通,陈家坡大桥、永川河大桥、张家沟大桥,其余为路基段。该段落为构造侵蚀剥蚀丘陵地貌,微地貌以斜坡、冲沟为主,路线主要以挖方路基形式穿越高差较大的山脊,以填方路基形式通过丘间冲沟,以桥梁跨越河流、溪沟。地形起伏较大,沟谷较为发育,切割深度一般6〜20m,坡角一般15~32。,局部陡坡地带可达40~50°,局部形成高约2〜5m陡崖。该段线斜坡区多基岩出露或覆盖较薄第四系土层,沟谷底及平缓低洼地带分布少量厚广4m第四系土层,下伏地层为侏罗系屮统上沙溪庙组(J2s)泥岩、砂岩互层。构造位于花果山背斜西翼,岩层产状倾角以27〜37。为主,岩体节理裂隙较为发育,〜,中风化岩体较完整。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线路多位于斜坡区,排泄条件良好,地下水总体较为贫乏。沿线无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该路段区场地整体稳定,适宜路线布设和修建构筑物。、 气象、水文、地质条件中上部多为基岩直接出露,形成低矮的岩质陡坎,坡体植被以灌木为主,,下部基岩为砂岩、泥岩,岩层呈单斜状产出。陡坎处局部危岩已清除,区内现状无滑坡、危岩、崩塌、泥右流、地而塌陷等不良地质状况。工程区地下水含水介质的差异和赋水空间的不同,可分为松散层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工程区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在低洼地段存在少量地下水,勘探深度范围内无地下水分布。工程区属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气候降南充沛,气候湿润,各地区气候差异显著,立体性气候特征突出,同时,伏旱、低温、绵雨、冰雹、大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也较频繁。°C,,极端最低气温・°C,多年平均降雨量1179mm,,多集中在5・8月,多夜雨和暴雨,平均最大日降雨量97mm,年相对湿度80%,。、 工程概况我部路基桩号为K32+368-K48+783,,其中,全线填石方比例为80%以上,因此,我部全线路堤采用石方填筑。所有施工工艺及施工机具以石方填筑为准。路床采用填料的强度CBR28%及最大粒径〈10cm的细粒土进行施工。、 施工进度安排我部路床施工计划从2016年2月开始,到2016年12月结束。、 技术准备在路床填筑开始施工Z前,技术人员应完成熟悉施工图纸,核算完施工图纸工程量,掌握路床填方工程施工的基本流程和需要注意事项,同时完成向施工班、组进行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环保和文明施工交底。施工测量所采用的导线点、水准点已经复核、加密,路基填筑的平而位置和高程已经放样,并经过监理工程师复测。施工前选取符合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的土进行土工试验,采用筛分法进行颗粒分析试验,依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的检测,检测土的液限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