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执行重在到位.doc

格式:doc   大小:35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执行重在到位.doc

上传人:840122949 2019/5/25 文件大小:3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执行重在到位.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执行重在到位篇一:执行重在到位读后感《执行重在到位》读后感《执行重在到位》这一书断断续续地看了近一年,印迹显然,感受也颇多。这本书通过一系列事例、故事深刻地阐述了做事要做到位的道理。从书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单元,作者通过一些具体的典型事例来说明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做事做不到位的现象和行为,如虎头蛇尾、投机取巧、浅尝辄止、遇事拖延、应付了事、马虎轻率、偏离目标、循规蹈矩、眼高手低、推卸责任等等,并讲述了这些行为和现象的危害性,要求我们在具体的学****和工作中要极力克服和改正。同时采用一些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故事来阐明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到位,如工作首先要做到位、用心做事、尽职尽责、制定计划、坚决执行、小题大做、关注细节、一板一眼等。这本书让我最有感触的是第一单元的“执行不到位,等于没执行”。其中,“30天荷花定律”特别新颖:荷花第一天开放的只是一小部分,到了第二天,它们就会以前一天的两倍的速度开放。到了第30天,就开满了整个池塘。很多人认为,到第15天时,荷花会开了一半。然而,并非如此!到第29天时荷花仅仅开满了一半,最后一天才会开满另一半。大自然植物的生存道理很巧妙地反应了做事情要善始善终,细心周到,特别关注最后的步骤,直到最后一刻都不放松,这样才能执行到位。同时,荷花开放的过程也告诉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不断积累,厚积薄发,一鸣惊人。在我看来,“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也说明了同样的道理, 只不过是我们所关注的时间段扩大了,在做一件事情时,我们对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仔细斟酌,而如果稍有疏忽,就会发生苏联宇航局殉难宇航员第一人的惨剧,让人心痛。作为一名企业管理人员,如果不认真执行管理层的决定,敷衍、疲沓,成天混日子,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会在无形中形成,或许会形成一种不良****惯,或许会造成一次管理纰漏,而****惯的扭转、管理纰漏的补救又要企业付出多大的代价和成本呢,可以说,后果很难估量。所以尤要注重执行到位,对结果负责。对任何事情,都要有始有终,过程虽重要,结果更重要。特别要摒弃“我不做,自然会有人做”,“差不多了”,“明天再做吧”这种推诿、草率的思想,时刻警醒自己“这是我的责任”;“差不多”,差多了”;“常说没事,就会有事。常怕有事,就会没事”;“假如一件事值得去做,就一定值得做好”;“最想放弃时最不能放弃”。同时,培养自己具备一种“没有不能,只要不肯”的心态,这样,你才会离你的目标更近。当然,我们也必须全面地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结果,以及在出现其他不利的结果时应如何应对及如何将其转坏为好。在执行一件任务时所应具备的心态,比如负责,谨慎,勇敢,认真,坚持等,这些素质在完成一项任务时也都是非常关键的决定因素。在我们的综合管理工作中我们也要深刻领会执行到位这四个字的深层次含义,工作中要有责任感,使命感,力争做到每一件事都做到最好,为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篇二:执行重在到位心得执行重在到位执行不到位,等于没执行! 执行不到位,不如不执行! 推荐序一执行到位,事在人为。-----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为民经营有规律,管理无定式,执行也是一样,人为世事、事在人为,因为而异、因人而异。如果以这样的心境去读这本书,相信每个人的获益会有所增加。推荐序二做好了,才叫“做了”-----“中国鞋王”奥康集团总裁:王振滔执行,绝对不能满足于“做了”这一点上。满足于“做了”,不仅会浪费资源,更可怕的是一种自欺欺人:既有可能将自己麻痹,也有可能使单位疏忽乃至麻痹,于是,该有的效率出不来,没有想到的陷阱和危机却可能不期而至。第一章行百里者半九十行百里者者半九十,执行的关键往往在最后的10%。十里不走,目标就不能达到,任务就不算完成。最后的10%如果执行不到位,前面就是白执行,甚至比不执行更糟糕。第二章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下棋时,我们经常会听到“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句话。执行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样,一旦某一步、某一环节出错了,执行就会出现严重的错位,甚至前功尽弃。 100-1=0 100-1=99,这是人人都会的简单的算术题。但在执行中,“100-1”却并不等于“99”,一旦某一点没有考虑周到或者出了差错,就可能出现“100-1=0”满盘皆输的局面。阴沟里为什么总容易翻船阴沟里之所以最容易翻船,就是因为人们在“风平浪静”的情况下,放松了警惕,看不到“暗礁”的存在,结果触了礁,翻了船! 当然,“暗礁”也是可以消除的: (一)过去没事,并不代表永远没事。(二)“最保险”的地方更应该多加一把锁,多把一道关。(三)“最安全”的地方更要用严格的制度去保障。你不消除隐患,隐患就消灭你隐患就像一个小小的蛀虫,要是不消除它,它迟早会消灭你,甚至把你“吞掉”。如果在执行中不注重消除小隐患,往往就会引发大的灾难。隐患常常隐藏在我们的不经意之中,但它有着巨大的爆发力,当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