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传统型中国画与融合型中国画常宁市水口山高级中学贺年生一、教学分析:1、教学目的、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目的:让学生初步了解传统型中国画与融合型中国画的特点,代表人物及其作品,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教学重点:了解传统型中国画与融合型中国画的特点,代表人物及作品教学难点:如何掌握传统型中国画与融合型的中国画的特点。2、教学方法:⑴引导探究和直观演示等多种方法的结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画。⑵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教学用具: 教具准备:中国画工具三、教学过程(一)传统型中国画1、设问引入:下面几幅画属于什么画种?(中国画)你能数出几位画家的名字?下面这几位画家,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2、简述传统型中国画,及代表人物。传统型中国画代表人物: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介绍大师的生平阅历:齐白石1863-1957)名璜,小名阿芝,号白石,湖南湘潭人。是我国杰出的书画家和篆刻家,生前享有“中国人民杰出的艺术家”的奖誉。幼年好学,七岁时识字,因家境贫寒,只读过半年私塾,十二岁学木匠,雕花木工,人称“芝木匠”。自临《画谱》,二十六岁时拜师学画,改木匠为画匠,以画谋生。后学诗治印,三十五岁才走出乡里,三十七岁到省城长沙为人治印,直到四十岁才开始了“五出五归”身行半天下的伟大艺术实践,诗画篆刻渐渐成名。他擅长花鸟草虫,也作山水、人物、取法白阳、青藤、八大山人、受吴昌硕影响尤深,继承和发展了明清以来革新派文人画的优良传统,在绘画艺术上有很高的造诣。3、齐白石作品:《蛙声十里出山泉》:是1953年文学家老舍请白石老人以诗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如何将蛙声表现出来,一时也难住了年逾90高龄的老画家了。《蝴蝶戏花》:工笔也写意画相融合的典范之作。《虾》:齐白石的绝活。4、以“虾”或“荷花”为题材进行直观演示,以加深同学们对传统中国画笔墨的理解。5、黄宾虹与潘天寿的作品欣赏:黄宾虹作品:二幅,特点可以概括为“黑、密、厚、重”四个字。潘天寿作品:二幅,采用双钩与写意手法,创造了花卉与山水结合的独特形式,为中国画开辟了崭新的艺术境界。(二)融合型中国画:中国传统绘画发展到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这一代,中国画的发展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摆在人们面前的是,中国画下一步该怎么走?中国画的出路在哪里?这时,中国画界的有识之士,如徐悲鸿、李可染等人,他们曾留学欧美或日本,或学过西方绘画又熟悉中国传统绘画。他们将中西绘画之长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中国画新的艺术境界。1、画家介绍与作品欣赏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自幼随父亲徐达章学习诗文书画。先后留学日本、法国等地,观摹研究西方美术。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他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常画的奔马、雄狮、晨鸡等,给人以生机和力量,表现了令人振奋的积极精神。尤其他的奔马,更是驰誉世界,几近成了现代中国画的象征和标志。徐悲鸿作品欣赏:《奔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