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先贤语录(第一部分)
立德树人
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论语·学而第一》
2、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3、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4、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已,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5、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教学重点:忠恕之道及其启发
教学目标:1、正确评价传统文化,辩证继承儒家
“仁”的思想。
2、熟记和背诵对我国当今依然有传承
价值的名言名句。
导入:
诸子多以救世面目出现。儒家药方——“仁”“礼”(《论语》一书中,“仁”字直接出现109次,“礼”183次。)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
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史记·太史公自序》
关于孔子
检查预习:讲述一两则和“仁”“礼”有关的孔子故事
第一环节
泛读
积极方面: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消极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恕
思考
一、从选文看,孔子“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选文的逻辑关系——总分式
材料1:做人根本——孝悌
材料2、3、4、5:为人处世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