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阴虚证
一、   定义:指体内阴液亏虚无以制阳,
滋润濡养作用减退所表现的证侯。
二、   临床表现:形体消瘦,两颧红赤,
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口燥,
舌红少苔,脉细数。
三、   病机分析:
阴液耗损——人渐消瘦;阴虚不能制阳,虚火内扰——心烦、手足心热、潮热盗汗; 阴虚内热,虚火上升——两颧红赤、咽干口燥,舌红少苔;
阴血不足——脉细, 内有虚热——脉细兼数。
四、   治疗法则:滋阴清热
五、   常用中药
山茱萸
性味: 酸、微温
功效及主治1、  补益肝肾:主治肝肾阴虚——六味地黄汤 主治肾阳不足——肾气丸(附桂八味丸)2、  收敛固涩:主治遗精、滑精、遗尿、多汗
等。
百合
性味:甘、微寒
功效及主治
1、  润肺止咳: 主治肺热咳嗽、虚热咳嗽、
咽痛咳血
2、  清心安神:主治虚烦失眠、心悸多梦
沙参与麦冬
相同点
不同点
沙参
润肺养阴——肺阴虚的
燥咳
养阴生津——胃阴虚,
热伤津液
麦冬
清心除烦——心阴不足、心烦失眠
常见证型治要
一、   心阴虚证
1、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头晕健忘,舌红少苔,脉细数。(心病症十阴虚证)
2、  病机分析:
心阴不足——心失所养、心动不安——心悸怔忡;
阴虚不能演养心神——心神不它——失眠多楚;阴虚则阳亢,虚热内生——五心烦热;阴虚不能上濡于脑——头晕健忘;虚热上炎于舌——舌红少苔;
脉细主阴虚,数主热,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3、  治法:滋阴养心
4、  代表方:天王补心丹——生地、玄参、
天冬、麦冬、丹参、当归、人参、伏
苓、枣仁、五味子、柏子仁、远志、
朱砂。
5、  方解:
生地——滋肾水以补阴; 玄参、天冬、麦冬——甘寒滋润清虚火; 丹参、当归——补血养血; 人参、获苓——补气宁心; 枣仁、五味子——敛心气而安心神; 柏子仁、远志、朱砂——养心安神。 此方既补阴血不足之本,又治虚烦少寐之标,标本同治。
二、   肺阴虚证(肺虚热证)
1、  临床表现:
干咳少痰,或痰粘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口燥咽干,潮热颧红,或有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肺病证十阴虚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