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艾山与艾山卡口东阿县城的东南12公里处紧贴黄河岸边,有一座巍峨的山,就是艾山。站在村西边长满艾草的小山东望,山势雄伟,颜色秀丽,峰峦起伏,山东侧有深洞,因此这山名叫艾岫山。在黄河没有流经这的时候,它东侧山脚一直伸到大清河的河心,与对面的山根相交,形成狭长的峡谷。站在山巅东南望去,云蒸雾绕,景色秀丽。艾山的东边山峰有一处景观,俗成蛤蟆爬山。站在河滩上望艾山,但见东山颠峭壁上有一巨大的黑色石头,形状如同一只硕大无比的蛤蟆,正在奋力向上攀爬。尤其处在河道位置抬头仰观,那蛤蟆爬山的样子,更是形神兼备。过去,这里是济水故道,清朝时又是运盐河,黄河夺大清河之后,这里河运繁忙。从河南郑州到济南来往的河运船只,行船的都知道这里有座蛤蟆山,到了这儿都要朝山上大喊几声,试图催那蛤蟆赶快爬上去。就在蛤蟆爬山的位置下有一个山洞,深入山体中,据说从此洞进去,可以从山体的西侧出来,如今由于黄河淤积的原因,地面抬高了十多米,西侧山洞早已淤的没了踪迹。这个洞就是传说中的蛟龙洞。传说中,每到太阳落山,平时休息在洞中的蛟龙就到黄河中饮水戏耍,而居住山洞中的蛤蟆就爬到山上捉虫欢叫,太阳出来之前必须回到洞中休息。所以每到晚上远近都能够听得到黄河水咆哮的声音。但有天,蛟龙戏耍累了,结果在河边一觉睡到太阳出山,它就变成一块大石头半裸露在河面,那只蛤蟆也落在了峭壁上极力挣扎。黄河在此向北转过蛤蟆山岭,便到了黄河出峡谷过孟津后,下游最狭窄的一道卡口——艾山卡口。艾山卡口是黄河下游河床最窄的地方,艾山与对面的外山形成天然的卡口,使黄河河床在这里陡然变窄,急速的黄河水到此被挤在狭窄的河床内,咆哮、怒吼、奔腾,形成一个不是壶口却胜似壶口的壮丽景观。有诗咏艾山卡口曰:“秋观浪涌冬观冰,正月十六放河灯。黄河鲤鱼跳卡口,艾山脚下锁蛟龙。”黄河水文站就安在艾山卡口的西岸。每到汛期,艾山水文站监测的黄河的泄洪数据,一直就是国家布置抗洪救灾预案的重要依据,艾山的水流量就成为大众所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