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关于推行社区养老的思考.docx

格式:docx   大小:7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推行社区养老的思考.docx

上传人:sssmppp 2019/5/28 文件大小:7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推行社区养老的思考.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关于推行社区养老的思考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快,家庭小型化,子女外出务工、经商等,空巢老人不断增多。当前,能去敬老院的是少数,绝大多数还得居家养老;子女能常住一起的也是少数,大多数子女分开居住,或在外地他乡,要他们照顾老人的日常起居显然不太现实。在北路101号,有一男性七十二岁空巢老人,11月23日独自在家中悄然去世。老人子女都在外地,被邻居发现时已过三天。这个事例引人深思。社会如何为空巢老人搭建社区服务“安全网,让老人安享晚年,值得认真研究探索。一、凉州进入快速发展的老龄化社会1982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老龄问题维也纳国际行动计划》明确指出:“社会福利服务应以社区为基础,并为老年人提供范围广泛的预防性、补救性和发展方面的服务,以便使老年人能够在自己的家里和他们的社区里尽可能过独立的生活,继续成为参加经济活动的、有用的公民0^1991年《联合国老年人原则》再次强调“老年人应尽可能长期在家里居住二“老年应该得到家庭和社区根据每个社会的文化价值体系而给予的照顾、服务和保障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评判老龄化国家最简单的标准有两条:60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超过了10%;或65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超过了7%o2006年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资料显示:2005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1・44亿,占总人口的比例达11%。这表明我国已开始步入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使得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顾需求凸显,迫切需要社会的支持,需要新的载体来承担一部分养老责任。社区的出现并不断发展壮大,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缺,成为养老服务的依托和载体,城市社区的养老服务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并且成为未来的主要养老模式之一。凉州于1980年底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前11年成为老年型城市。;,%;,%;,%;到2007年底,,%,老龄化程度接近预测的全国2015年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也高于南京(15%)、广州(%)、哈尔滨(%)等城市,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在国内城市排名居前,并呈现老年人口增长速度过快、老年人口占比快速攀升、老龄高龄化趋势明显的特点。据人口测算分析,从现在起到2030年,是我市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o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切实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质,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迫切任务。二、社区养老日益成为社区建设的新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委会是基层群众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同时,又规定了居委会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的职责。从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层面看,居委会(社区居委会)应定位为“群众性自治组织S但是在现实中社区往往承担了一定的政府职能,行政化趋势严重。面对这一现象,我市立足当前社区工作实际,借鉴兄弟城市实践经验,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设立社区公共服务工作站,形成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工作站“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新体制。从国内外社区建设的实践情况看,社区工作站主要有四种模式:分设模式、下属模式、条属模式、专干模式。我市的“三位一体”模式,既吸取了上述四种模式的长处,又较好地避免了上述四种模式的弊端,是对下属模式和专干模式的整合、拓展、提升,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第五模式二其主要特点是交叉任职、分工负责、条块结合、合署办公。作为非政府组织的社区,主要功能有:一是强化社区公共行政管理;二是推动社区服务多样化;三是构建居民社区参与平台;四是推进社区资源整合;五是提高社区吸引力和凝聚力。社区功能的核心是做好人的工作,即以人为本。一是服务,为居民提供多种便利,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二是调节,调解居民间的矛盾,维护社区的和谐;三是文化,满足居民的精神需要,提高社区的文明程度。社区要通过满足人的需要来提高服务功能。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社区养老工作纳入社区建设,使社区老年服务得到加强。为此,要充分认识社区养老是社区功能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积极利用社区的物质基础和人才资源,加快社区养老建设,积极发挥社区养老服务作用,使社区功能与社区养老建设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一般理论认为,当前的养老方式主要有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两种,社区养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