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三大改造的完成1956年底过渡时期社会主义社会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与曲折发展复习导入文化大革命爆发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大跃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的背景一、中共“八大”1、原因: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面临着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为此,中共在当年9月召开八大,开始探索。2、八大确定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的背景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的背景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1、时间:2、内容: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3、目的: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根据当时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情况,你如何看待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总路线?积极:反映了广大人民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消极:①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忽视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身规律,具有“左”倾冒进的思想倾向②直接导致了“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大跃进”运动时间:1958年——1960年农业上:浮夸风工业上:全民大办钢铁表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一天等于20年”“以粮为纲,全面发展”;“以钢为纲,带动一切”“超英赶美平常事。”“踏翻地球顶破天。”大跃进时代的口号在历时3年的“大跃进”运动中,全国人民表现了可贵的建设热情。1959年,北京建成了人民大会堂等十大建筑北京人民大会堂积极:发挥了高度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表现了可贵的建设热情,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大跃进运动的影响想一想“大跃进”运动给当时社会带来哪些危害?土法炼钢浪费大,质量差。1958年底,全国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生产钢1073万吨,其中300万吨土钢无法使用。由于从农业上抽调几千万青壮年劳力上山找矿炼铁、炼钢,严重影响了秋收任务的完成,造成农业生产下降。1960年与1957年相比,%,粮食产量减少了1030亿斤。由于按照浮夸的数量上缴税收,农民的粮食所剩无几,甚至颗粒无存,由此带来了大饥荒。消极: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打乱了国民经济的正常秩序(破坏的表现:大批农村劳动力投入大炼钢铁,使农田荒废,生产衰退,国家遭到重大损失;片面强调发展钢铁,使轻工业减产,市场供应困难,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