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段雪芳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教育的中心任务,《中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英语的学习,要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十分重要,不容忽视。下面谈谈我在中学英语学科德育渗透方面的体会。,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资源,中学英语教材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广泛的涉及到我国以及英语国家的政治文化、历史、人文地理、科学技术、文化习俗等。学生要学习帮助、喜欢、愿望、关心、介绍、问候、就餐、看病、等几十个语言功能项目,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这些语言材料,为课堂中德育的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资源。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教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可以让学生去搜集资料,然后由学生来介绍中国及其他各国的国旗。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会了解世界,使学生自己去完成一个由爱自己的国家到对整个世界的热爱感情升华的过程。此外,简单的日常交际用语在英语教学中只要求学生作口头掌握,对其中蕴含的思想教育内容的挖掘往往被我们忽视。然而有许多用语,只要教师给予巧妙的引导,在教学及日常交往中反复使用,就能无形中促使学生养成文明行为习惯。因此,在教学中,我深入研究教材,找准德育切入点与结合点,在课堂上进行自然的渗透表示问候、礼貌的句子,我在实际教学中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进行语言操练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达到了教育、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只要善于研究教材资源,挖掘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让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语言实践,就可以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二、教师言传身教营造德育氛围有人说“教育是一种感动”。然而,许多教师常常扮演的角色是“警察”,他们最常用的“武器”就是批评。于是,学校在造就少数“成功者”的同时,也造就了大批的失败者,让大多数学生成了心灵自卑、个性萎缩的“精神侏儒”。教师是课堂德育的实施者。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关爱学生,要给学生爱护与鼓励,使他们在爱的沐浴中逐步得到智力和品德的共同发展和提高。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世界观、情感、品行,及教态,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其实,英语课堂教学不只是语言知识的学习和操练,而是一种温馨的情感交流、社会性交际能力的早期培养,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建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