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杉木造林技术.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杉木造林技术.doc

上传人:雾里看花 2019/5/29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杉木造林技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mercialuse聿杉木造林技术薃一、生物学特性蚃杉木是亚热带树种,喜温、喜湿、怕风、怕旱。杉木分布范围内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15-23℃,1月平均温度1-12℃,极端最低温度-17℃,年降水量800-2000毫米。杉木的中心产区范围也1月份6-10℃的等温线大体相一致。温暖多雨,旱季(月降水量40毫米以下)不超过3个月,各月的相对湿度在80%以上,降水量超过蒸发量,加上风小雾多,生长期(日温6℃以上)长,但有霜期2-3个月,综合而成为杉木生长最适宜的气候环境,故其生长快,干形好,产量高。在杉木分布的偏南地区,长夏高温,霜雪很少,雨量虽大,但分配很不均匀,雨季降雨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利用率低,旱季较长,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台风又经常过境,这些气候因素都不利于杉木生长,所以,杉木分布一般多在静风湿润的山区。在杉木分布的北缘地区,冬季低温寒冷,雨量不足(尤其是4-6月生长旺盛时期),旱季很长,湿度过小,风力较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杉木一般长势弱,干形差,产量低,只有在山麓山洼背风、温暖、湿润的地方,生长较好。在杉木分布的高海拔地区,温度虽低,但降水多,湿度大,温差变幅小,蒸发量远小于降水量,杉木也能正常生长。例如在江西庐山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方,有生长良好的杉木纯林和杉竹混交林,℃,1月平均温度为-℃,极端最低温度为-℃,,。综上所述,杉木垂直分布的上限温度常低于其水平分布的北限温度,而水湿条件的影响又大于温度条件,杉木的耐寒性大于耐旱能力。所以,对杉木生长和分布起着限制作用的主要因素是水湿条件,其次才是温度条件。当然,还应注意不同地区的主导气候因子和各因子间的补偿综合作用,才能准确判定杉木的适宜气候环境。莀杉木分布与红壤、红黄壤、黄壤的分布基本一致,这些土类都能生长杉木,但以黄壤上生长较好。杉木生长快、生长量大,根系又集中分布在土壤表层,喜肥嫌瘦,怕碱怕盐,对土壤的要求高于一般树种。各种酸性和中性基岩母质特别是板岩、页岩、沙岩、片麻岩、花岗岩等,经过长期风化发育形成的土壤,只要是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酸性反性(-),肥沃湿润而又排水良好,就是杉木生长最好的土壤,群众称之为乌沙土(又叫油沙土或黑沙土),属上等土壤条件,杉木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黄沙土又称糯黄土或黄泥土,土壤肥力不及乌沙土,质地较粘重,有机质含量较少,土壤结构、透水性和通气性较差,属于中等土壤条件,杉木生长中等。粘重的死黄土、薄层土和含石多的石砾土是最差的土壤条件。杉木生长缓慢,早熟早衰,树干矮小,产量很低。薈地形是间接因子,通过影响气候土壤来影响杉木的生长和分布。山脚、山冲、谷地、阴坡等地方,一般是日照短,温差小,湿度大,风力弱,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是杉木速生丰产的理想环境。而在山顶山脊、阳坡或山坡上部,日照长,温差大,湿度低,风力强,土壤侵蚀严重,肥力差,杉木生长最差。山腰部位的气候土壤条件,介于两者之间,杉木生长中等。杉木产区群众说,“当阳油茶背阴杉,松树山岭杉木洼”,简明地概括了杉木的适生环境。地形对气候土壤的影响,在孤山或面向开阔地的外山较为显著,从而对杉木的影响也较大。而在山岭连绵的群山区,坡向坡位对气候土壤的影响就小得多,不论阴坡阳坡,杉木都能长好。所以,在同一海拔高度,同一土壤条件,群山中的杉木产量总是高于孤山地区。芃杉木是较喜光树种,郁闭的林冠下没有天然更新。幼苗对光敏感,从真叶出现时顶芽即弯向光源,但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消失。幼树稍能耐荫,在杉木分布的偏南地区较为明显,与马尾松套种混交,生长良好。进入壮龄速生阶段,则要求充足光照。蒁杉木造林后,林分生长要经历幼树(2-4年生)、速生(5-15年生)、干材(15-25年生)和成熟(25-30年生)等阶段来完成。蒈二、造林地选择羈首先要根据造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着重选择适于杉木生长的小气候条件,尤其是水湿条件。在产区南部,选择海拔较高,避风向阴的山洼坡地,可以减少强风、高温、干旱对杉木生长的影响。在产区的偏北部分,特别是引种栽培的地方,要选海拔较低,背风向阳、地势较缓、水分充裕的小地形,有利于杉木越冬防寒,旱期防旱。羄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要着重选择土壤肥力。杉木速生丰产要求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酸性反应,湿润而又排水良好。在立地条件较差、植被较少的地方,须加强栽培措施,提高土壤肥力,也能栽杉成林,达到速生丰产。近十多年来,推广撩壕、全垦大穴和“三深”等先进经验,改地适树,使土壤粘紧、贫瘠的丘陵低山,出现生长良好,集中成片的杉木林,成为杉木生产的新基地。但过于干燥瘠薄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