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李鸿章.doc

格式:doc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李鸿章.doc

上传人:ffy51856fy 2014/1/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李鸿章.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李鸿章家书
李鸿章、字少荃,安徽合肥人,道光进士。太平天国乱作,李鸿章初从曾国藩,为谋画一切,继在江淮间招集乡勇,转战苏、常、安徽各地,世称淮翠。并创议借用洋将,以故与外人交接甚多。其外交手段,在清时当推第一。太平天国平后,捻匪又起,曾公自以功高震主,托言湘军老敝,不堪再战,一意授之淮军,卒将捻匪剿平。公为人英断,具世界知识,一时中兴名臣,以外交而论,要推李公为第一,任事亦最久。任两广总督,两湖总督,直隶总督。各国条约多出其手。中日之马吴条约,辛丑之联军条约,皆其手订者也。官至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封肃毅伯,卒赠侯爵,谥文忠。
禀父母(告却不义之财)
月之初八日接诵手谕,命儿为官清正,毋作贪想,临事尤宜谨慎等,敢不遵命。当儿来此接篆之时,一般谋缺者纷来道贺,户为之穿,彼等有愿以巨金为儿寿,儿弗论财物,却而璧之。盖不义之财,不取为是也。
致三弟(读经宜用耐字诀)
《朱子家训》内,有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兄意亦然。兄少时从徐明经游,常告读经之法。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骛;读经以研寻义理为本,考据名物为末。读经有一耐字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弟亦不妨照此行之,经学之道,不患不精焉。
谕侄(请以发愤读书为主)
来信提及考试之事,想此书到侄时,侄朱启行,特训侄数语。得失常事,不足虑,总以发愤读书为主。史宜日日看,不可间断。读经先穷—经,一经通后,再治他经,不可兼营并骛,一无所得。侄能听余言,毋论考试之得失,他日必能成一有用之人。
禀姑母(谈表弟、妹求学事)
表弟、妹等在家从何人游?高邮王怀祖先生,经学家也,昨接曾夫子来示云,怀祖先生广启门庭,招收问业弟子,如表弟有意于此,可由侄具函遣至白门曾夫子幕内,转送高邮可也。表妹来便远游,须另设法,方不致失学。便意蛄母大人于家务之暇,授以闺门训,及《女孝经》之类,一俟稍有门径,再行企图,亦为未晚。侄在此身体尚安,弗劳遥念。
致弟(劝改****赵体)
三弟笔性颇佳****颜、柳各体似太拘束,活泼之气不能现于纸上,最宜改****赵字,而参以北海之云麾碑,则大有可观。
致弟(论****字之法)
三弟来函,既改****赵字,慰甚。惟以功夫太浅,不能深得其意,此天然之理,不足道。只须有恒,不必多写,多写则生厌,厌则无功。每日临赵松雪道教碑三页足矣。尚有一言以相告:临过之后,默思赵字之结构,以指画之,多看亦易进步,所临之字不可废,至朔日齐集订成一册,以之比较,自有心得。
致瀚章兄(论读书诀窍)
体气多病,得名人文集静心读之,亦足以养病。凡读书有难解者,不必遽求甚解,有一字不能记者,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吟,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儿篇,久久自然有益。但于已阅过者,自作暗号,略批几字,否则历久忘其为已阅来阅矣。
致三弟(劝常阅韩愈《论佛骨表》)
余平生最喜读者,为韩愈《论佛骨表》,取气盛也。三弟可常常阅之,多阅数十篇,得神志。譬如饮食,但得一肴,适口充肠,正不求多品也。苏轼代张方午谏用兵书,言之非常痛快,余亦常读。
禀父(谈《经史百家杂钞》内容)
曾夫子近编《经史百家杂钞》一书,一曰著述门。内分三类:为论著类,词赋类,序跋类。二日告语门。内分四类:诏令类,奏议类,书牍类,哀祭类。三日记载门。内分四类:传志类,叙记类,典志类,杂记类。以上各类,凡经史之隽妙作品,包罗待尽,评者以曾公编此书胆气颇太,今由儿校正,一俟正竣,当付版制印,诸弟等可手执一部,为书斋之消遣品可耳。
致三弟(论俭字)
俭之一字,能定人之恒久。曾涤笙夫子训诸子弟曰:余兄弟无论在官在家,彼此常以俭字相勖,则可久矣。此其明证也。
致三弟(告已治愈终身之病)
予身体尚好,总以足爪太长,行路艰难,苦极。门下各人,推荐熟手扦脚者来此,终觉痛苦,每以不必下手,辞之去。署中某,晤面时,每谈扦脚术,因命代招之,及来,即施其技,未觉痛,即酬以银二百两为买器具,并嘱其常住于此,不必再至浴堂谋生也。兄虽费二百两,而行旅自由,从此复萌,弟等必言兄之奢也。然终身之病,从此脱弃,即巨金亦不可谓为奢矣。
谕侄(论读书宜专)
四弟来信云,侄近读《史记》,甚喜,甚喜。盖《史记》乃不可不看之书,尔既看《史记》,则断不可看他书。功课无一定呆法,但须专耳。余从前教诸弟,当限以功课,近来觉限人以课程,往往以所难,苟其不愿,虽日日遵照限程,亦复无益。故近来教弟,但有一专字耳。
致弟(借论兄弟同心之益处)
曾夫子致其弟函曰:余蒙祖宗遗泽,祖父教训,幸得科名。内顾无所忧,外遇无不如意,一无所觖矣。所望者再得诸弟强立,同心一力,何患令名之不显,何患家运之不兴!余意与曾公之意正同。余与诸弟虽隔千里,盼望诸人之心,未尝或断,每间一月,乃作一函训诸弟,未知诸弟对余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