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五章职业毒害与防毒措施
第七节职业中毒及其诊断过程
第八节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
第九节急性职业中毒的现场抢救
第十节防止职业毒害的技术措施
第十一节工业毒物的通风排毒与净化吸收
第十二节车间空气中毒物的测定与评价
1-
第七节职业中毒及其诊断过程
职业中毒- 在劳动过程中工业毒物引起的中毒;
急性中毒-短期内大量毒物侵入人体突发的病变
Acute Toxication:short time/high concentration
慢性中毒-低浓度毒物长时间不断进入人体逐渐引发的病变
Chronic Toxication: long-term, low concentration
亚急性中毒
亚临床型职业中毒
职业中毒特点
Lung cancer may occur as much as 30 years after exposure to asbestos 石棉
Latency Period 潜伏期
职业中毒诊断依据
职业史是职业中毒诊断的主要依据。职业史包括现在工种和既往工种,各工种起止年、月和专业工龄、接触毒物的种类、方式和接触剂量等
职业中毒诊断依据
劳动卫生调查包括工艺过程、生产方式、劳动环境、防毒措施、劳动组织等多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调查同车间、同工种职业中毒的发病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种类和使用情况;以及个人卫生习惯等等
职业中毒诊断依据
包括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症状是患者本人自我感觉到的不适感。体征是医生通过望、闻、触、叩等物理检查能看到或感觉到的异常变化。实验室检查也是职业中毒诊断中不可缺少的手段。如测定尿汞、尿铅含量对汞中毒、铅中毒的诊断;测定全血胆碱酯酶活性对有机磷中毒的诊断;测定变性血红蛋白和变性珠蛋白小体,对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的诊断,通过X光片检查骨骼变化,对氟、磷中毒的诊断等
第八节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一)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窒息Asphyxiants
中毒性水肿
中毒性气管炎、肺炎
支气管炎哮喘
肺纤维化
最常见的是尘肺病 Pneumoconiosis
矽肺Silicosis
2004年5月6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温州市龙湾区陶瓷制品加工企业矽肺事件
陶瓷制品加工企业中造成数十名工人患矽肺。
发病的原因
作业环境:该厂无有效的通风除尘设施,车间生产环境粉尘浓度远远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包装手工操作,无有效个人防护用品。
粉尘特征: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极高。
职业健康体检不落实:劳动者出现症状未及时治疗和脱离工作岗位,导致病情加重。
1993年泰顺县496名职工承包沈阳至本溪高速公路吴家岭隧道的南北段工程,因工作场所无任何防护措施,致使196名职工患尘肺(已死亡10人),年龄最小的22岁,工龄最短的为1个月。温州中院判决赔偿2亿元。
2005年泰顺县某叶腊石矿455名工人体检发现约有90名矽肺病。估计安置和补偿费用需6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