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
文档名称:

固定资产填表指标解释.doc

格式:doc   大小:85KB   页数:2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固定资产填表指标解释.doc

上传人:wz_198613 2019/5/30 文件大小:8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固定资产填表指标解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1年度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主要指标解释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即固定资产再生产活动,包括基本建设投资、更新改造投资、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统计范围:本报表统计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含比照事业单位管理的社会团体,不含驻外机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含工业、商业、外贸、金融等)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和非国有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具体包括:在建项目(含已安排投资未开工项目)、资产已交付使用但未办理竣工决算项目、当年办理竣工决算项目、停缓建项目。一、报表封面1、单位名称:指建设单位全称。2、单位负责人:指建设单位总负责人。3、财务负责人:指建设单位主管财务会计工作负责人。4、填表人:指具体负责编制本报表的人员。5、电话号码:指建设单位财务机构所在地电话号码。6、单位地址:指建设单位实际办公地址。7、报送日期:指报表报出的实际日期。8、单位统一代码:各建设单位应按各级技术监督部门颁布核发的9位代码填列;建设单位如未能领取统一代码,则根据《自编企业、单位临时代码规则》(国资统发[1995]116号)编制填列。9、隶属关系:本码由“行政隶属关系代码”和“部门标识代码”两部分组成,作为中央项目和地方项目划分的依据。非国有单位按属地原则选择隶属关系。具体填报方法如下:(1)中央单位:前六个空格为零,后三个空格根据国家标准《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GB4657-2002)填报。(2)地方单位:前六个空格根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编制。具体编制方法:省级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的前两位数字后加4个零表示;地市级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前4位数字后加2个零表示;县级(及市辖区)单位以行政区划代码本身6位数表示。后三个空格按照单位财务或产权归口管理的部门、机构,比照国家标准《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名称代码》填报。10、单位性质:分为行政事业单位(含比照事业单位管理的社会团体,不含驻外机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含工业、商业、外贸、金融等)和非国有单位。11、所在地区:指建设单位实际所在地,根据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7)及调整情况按实际填列。二、资金平衡表(财建01表)本表主要反映建设单位本年年末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情况。编制本表的目的:①综合反映建设单位各种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情况及其增减变动;②分析资金构成是否合理;③考核、分析资金使用效果。主要指标填列方法如下:表中有关科目“年初数”应根据上年末本表“年末数”填列。未执行基建财务会计制度的企业参考以下指标解释,采取适合的方法计算填列。(一)“资金占用”指标1、基本建设支出合计:反映建设单位年末基本建设支出情况。基本建设支出合计=交付使用资产+待核销基建支出+转出投资+在建工程。2、交付使用资产:反映建设单位期末已经完成购置、建造过程,并经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单位的各项资产的实际成本总额。根据“交付使用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交付使用资产=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3、固定资产:反映建设单位期末已经完成建造、购置过程,并经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单位的各项固定资产的实际成本。根据“交付使用资产”科目所属“固定资产”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4、流动资产:反映建设单位期末已经完成购置并经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单位的不够固定资产标准的工具、器具、家具等流动资产的实际成本。根据“交付使用资产”科目所属“流动资产”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5、无形资产:反映建设单位期末已经完成购置过程并经验收合格单独交付使用单位的土地使用权、专利权、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的实际成本。根据“交付使用资产”科目所属“无形资产”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6、递延资产:反映不计入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价值的各项递延资产费用(不分摊待摊投资),是建设单位在建设期间发生的并已单独结转使用单位的各种递延资产的实际成本,如生产职工培训费、样品样机购置费、农业开荒费用等。根据“交付使用资产”科目所属“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7、待核销基建支出:反映非经营性建设项目发生的江河清障、航道清淤、飞播造林、补助群众造林、退耕还林(草)、封山(沙)育林(草)、水土保持、城市绿化、取消项目可行性研究费、项目报废及其他经财政部门认可的不能形成资产部分的投资支出。根据“待核销基建支出”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经营性建设项目不填该项目。8、转出投资:反映为项目配套的专用设施投资。产权不归属本单位的,根据“转出投资”科目的年末余额填列。产权归属本单位的,计入交付使用资产价值,不在此科目反映。9、在建工程:反映建设单位期末各种在建工程成本的余额。在建工程=建筑安装工程投资+设备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