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世界卫生日主题.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世界卫生日主题.doc

上传人:rita291961 2019/5/30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世界卫生日主题.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世界卫生日主题篇一:2016年世界卫生日主题 2016年世界卫生日主题每年的4月7日是世界卫生日。世界卫生组织将2016年的主题确定为“应对糖尿病”,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中国区主题确定为“糖尿病要早预防,分级诊疗帮您忙”。篇二:2016年世界卫生日主题 2016年世界卫生日主题---食品安全“预防病从口入,吃得更安全、更健康”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一、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多发生在气候炎热的季节,临床表现为头晕、发热、恶心、腹泻等。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二、真菌***食物中毒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入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称为真菌***食物中毒。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比较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三、动物性食物中毒食入动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动物性食物中毒。动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动物或动物的某一部分当做食品,误食引起中毒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动物性食品,如食用鲐鱼等也可引起中毒。近年,我国发生的动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河豚鱼中毒,其次是鱼胆中毒。四、植物性食物中毒因误食有毒植物或有毒的植物种子,或烹调加工方法不当,没有把植物中的有毒物质去掉而引起。最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为梅豆中毒、毒蘑菇中毒、木薯中毒;可引起死亡的有毒蘑菇、马铃薯、银杏、苦杏仁、桐油等。主要有3种。①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制品当作食品,如桐油、***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油是***子加工而成,毒性成分主要是***树脂,其主要成分有麻醉和较强的毒性,损伤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口麻、咽干、哭笑无常、四肢麻木、视物不清等。②在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将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作食品食用,如木薯、苦杏仁等;③在一定条件下,不当食用大量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品,食用鲜黄花菜、发芽马铃薯、未腌制好的咸菜或未烧熟的扁豆等造成中毒。五、化学性食物中毒食入化学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为化学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特点是: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一般进食后不久发病,常有群体性,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测出有关化学毒物。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亚***盐中毒的特征性是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引起的紫绀,有头痛、心悸、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黏膜紫绀等症状体征。六、其他急性食源性疾病急性食源性疾病是由易感个体通过摄入污染病源体的食物而感染的、潜伏期较短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它不同于食物中毒的特点:有人与人之间的传染过程,如甲肝、痢疾;潜伏期较长,如旋毛虫病;不一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