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本章共分五节,重点了解和掌握:
①货币如何产生;②货币形式如何演变;③货币的职能与定义;④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与演变过程。
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
一个中心:货币源于商品 两个基本点:
商品→内在矛盾(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使用价值与价值)→商品交换→价值形式
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
当一种商品经常起着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时,“这种特殊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或执行货币的职能”。
可见,货币是经常地或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一般的价值形式与扩大的价值形式有本质的区别吗?
★货币价值形式与一般的价值形式有本质的区别吗?
★货币是从来就有的并将永远存在吗?
第二节货币形式
货币的形式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演变过程。 一、实物货币 (一)种类 自然物品(贝、石头、骨头等)→一般商品(布、毛皮、烟草等)。 (二) 局限性 作用范围小、难于保存、不便携带、难于分割
二、金属货币
(一)种类 贱金属货币→贵金属货币 (二)形式 称量货币(原始条块)→铸币 (三)原因 自然属性好,“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四)局限性
产量有限、不便保管、社会性浪费
三、代用货币
(一)含义 用以代替贵金属货币流通并能够与所代表的贵金属自由兑换的纸制货币。
(二)产生原因
价值不足带来的麻烦
(如铸造费)
四、纸币
(一)含义
纸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
(二)产生原因 具有可能性(人们不关心货币本身的价值)、现实性(不足值的铸币仍当作足值的铸币流通)、强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