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二、财政政策效果
三、货币政策效果
四、凯恩斯主义极端
五、古典主义极端
六、两种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
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
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上述两者的实质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好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
政策种类
利率
消费
投资
GDP
减少所得税
增加购买和转移支付
投资津贴
扩大货币供给
二、财政政策的效果
1、什么是财政政策效果:财政政策的效果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2、财政政策的效果大小与支出乘数有关(与税收乘数也有关)。(假定在支出乘数相同的情况下)
◎3、财政政策效果与挤出效应有关。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y
IS /
当增加政府购买支出△g时,导致IS曲线右移,移动的距离为△g·kg,即y1 y3
但由于国民收入增加导致货币需求增加,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情况下,市场利率会上升,从而挤出了部分私人投资,导致国民收入下降,即y2y3
真正的国民收入增加量为y1y2
y1
y2
y3
LM
IS
E /
E
E1
r /
r0
在IS—LM模型中,若LM曲线不变,向右移动IS曲线,两种市场同时均衡时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
但是,这一增加的国民收入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量,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三个因素:
①支出乘数的大小(定量税情况下,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
②投资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d的大小) 。
③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k的大小。
④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h的大小)。
一般认为边际消费倾向比较稳定,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取决于支付习惯和制度,一般也被认为比较稳定。因此主要分析d和h值的大小对挤出效应的影响,也就是说挤出效应的大小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相关。
(1)在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IS曲线越陡峭,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化越大,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4。财政政策效果分析:
*
IS移动的距离(Y0-Y1)由何决定?
财政政策效果很大一部分取决于
“挤出效应”:即利率上升导
致私人投资的减少。
IS曲线越平坦,d越大,投资对利率越敏感,利率上升投资下降很多,即挤出效应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差。
r
O
Y
LM
IS
r0
Y0
E
IS/
E1
Y1
E/
Y0/
IS平坦
r1
r
O
Y
LM
IS
r0
Y0
E
IS/
E1
Y1
E//
Y0//
IS陡峭
r2
(2)在IS斜率不变时,LM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是时收入变动越小,即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反之,LM越平坦,财政效果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