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南芡特征特性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doc

格式:doc   大小:32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南芡特征特性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doc

上传人:mfhrekp299 2019/6/1 文件大小:3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南芡特征特性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南芡特征特性及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摘要阐述了南芡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地块选择、播种育苗、整地定植、定植后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关键词南芡;特征特性;无公害;高产;+.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12)21-0106-02 南芡(又名苏芡,别名南荡鸡头米)原产于苏州东南的娄葑斜塘车坊郭巷等地的乡村。南芡是一种营养丰富、经济价值较高的水生作物,食用后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深受苏南人民青睐,农户种植南芡可以实现增产增收,推进新农村建设。苏州的吴中、相城、高新园区的一些乡镇在不断地扩大南芡的种植面积。加之南芡具备丰富的营养,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还具备较好的保健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现将南芡的特征特性及其无公害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南芡原产于苏州东南水网乡镇。其茎、叶柄、果柄及果实无刺,叶片仅叶背叶脉交叉处有刺,其他部位无刺,果实圆形,~ kg。种仁糯性营养丰富品质佳。适宜人工栽培,多次采收,产量高的芡实品种有紫花苏芡(早熟种)白花苏芡(晚熟种)。叶柄及花果柄可作鸡头菜。果实中的圆形坚硬籽粒即为种子,种子由坚硬种皮胚乳等组成的植物繁殖器官,另外有1层薄膜状的假种皮包裹。收获的果实除去外壳里面的种子,除去坚硬的种皮后得到的种仁(含胚乳和胚)即为食用的芡米(名叫鸡头米)。南芡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多雨地区,性喜温暖水湿,要求土壤深厚肥沃、光照充足,才能确保其生长发育良好获取高产,具体要求:一是温度。南芡必须在无霜期内生长,15 ℃种子才能发芽,20~30 ℃最适合营养器官生长和开花结果,最高能耐35 ℃左右的温度,低于15 ℃南芡基本停止生长。二是水分。南芡生长发育需要充足水分,对水位有一定要求。幼苗期水深宜10~20 cm,以后随幼苗长大水深逐渐增至70~90 cm,最深不得超过100 cm。三是土壤营养。南芡根系发达,要求有深厚的土层,%以上,养分要求氮、磷、钾齐全,特别开花结实阶段,应增施氮、磷、钾肥料,土壤要求中性或微酸性。四是光照。南芡生长开花阶段需要充足的阳光,气温高达35~40 ℃时不利于光合作用或开花、授粉、结实,南芡属短日照作物,在长日照时营养生长,短日照时开花结实。 2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 ,要求水位比较稳定,枯水期水深可保持在20~30 cm,洪水期水深可保持100~150 cm。水下淤泥层要求达20 cm以上。%以上,南芡不宜连作,可与养鱼轮作或与菱藕轮作,间隔期要求在2年以上。苏州地区南芡田大部分选在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低洼烂田或低洼的水稻田中。 ,必须育苗移栽,才能获得优质高产。选择适宜品种,苏州地区种植的芡实一般为生长势强产量高品质佳的紫花种或粒大壳薄的杂交品种。播种前先准备好苗床,清除青苔、浮萍,捣烂床土深15 cm左右,再整平床面。4月上中旬清洗种子,选取色深老熟无损伤种子催芽。催芽时将种子放在缸盆里,白天盖薄膜增温,夜晚盖草帘等物保暖,7~10 d后待种子露白即可播种。一般播种子200粒/m2左右,播时要近水面轻撒,防止种子陷入泥中,播种后常保持浅水层并防止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