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河北农村劳动力转移大有可为.doc

格式:doc   大小:24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河北农村劳动力转移大有可为.doc

上传人:花花世界 2019/6/1 文件大小:2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河北农村劳动力转移大有可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河北农村劳动力转移大有可为1978年以来共转移农村劳动力800多万目前农村劳动力剩余率约为20%解决“三农”问题,实现跨越式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都有赖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河北在此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测定及影响因素(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测定所谓剩余劳动力,是指“零值劳动力”,就是说这部分劳动力不创造国民收入,对本部门产值增长的贡献份额为零。也即在一定农业生产技术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人数与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的劳动人数的差额。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测算有多种方法,我们选择常用的工日定额法,即通过主要农产品成本调查,测定在当前农业生产条件下负担所有耕地实际需要的劳动力数量,然后与农业劳动力总量对比即可求得农业劳动力的剩余量。根据2001年河北省各类农作物的播种面积、省物价局农本队调查的单位农作物所需工时、按每个劳动力年出工254天,测算结果是种植业生产约需920万劳动力,林牧渔业劳动力以2001年实际从业人数192万计算,全省共需农业劳动力1112万人。而2001年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为2718万人,故剩余劳动力为1606万人。2001年底前已累计转移1054万人,所以全省还有552万人尚未转移,%。(二)农村剩余劳动力影响因素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一个动态和相对的概念,它随着农村劳动力资源、耕地面积、农业现代化水平三种因素变化而变化。而这三种因素“一增、一减、一升”,共同加大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总量:增:劳动力资源总量较快增长。河北农村劳动力总体规模较大,,在全国排第七位。1991—,%,%;%%,,正处在快速增长期。减: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上升。,,,%。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征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指由乡村转向城镇空间和从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1978—2001年,,%。近几年呈现以下特征:特征一:劳动力转移进入平稳阶段从1998年后,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和城镇下岗职工增多等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低速增长期。1998-,,比1992-,劳动力转移进入平稳阶段。特征二:转向城镇劳动力所占比重减小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城市隐蔽性失业趋于明朗化,对农村劳动力吸纳的市场空间缩小,致使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和小城镇的进程减缓。2001年,%,;%,;%%,。特征三: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减弱改革开放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