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诵读经典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道德经》【译文】不固执己见,所以能看得透彻;不自以为是,所以能分清是非界线;不自我夸耀,所以能获得成功;不自高自大,所以能长期有所长进。【解读】“不自见”,就是忘我,忘我,从而能明白人生之真谛。“不自是”,就是不自以为是,否则,将被大道拒之门外。“不自伐”,就是不自我炫耀,自我炫耀只会满足于一知半解,认识就有可能出现偏差。“不自矜”,就是不自高自大,自高自大则不思进取,而大道是无止境的。“自见者”、“自是者”、“自伐者”、“自矜者”都是指骄傲自大的人。很明显这些警句都指向一个方向——怎样面对自我的问题。在这段话的前面,老子引用了一段古语:“曲则全,枉则直,凹则盈,敝则新,少几得,多则惑。”其中的道理显而易见:做人要有自知之明,要谦虚谨慎。如果自视过高,就会目中无人;如果容不得他人的意见,就会变成孤家寡人;如果自我夸耀,就会令人生厌;如果目空一切,就会使人反感。这段经典名言教导我们,必须以谦虚的低姿态为人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