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逍遥游庄子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人。先秦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成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称“老庄”。庄子的思想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其自然,“安时而处顺”“清静无为”。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一、关于庄子及其作品庄子生活在社会矛盾极其复杂的乱世。战时,诸侯征战不已,暴君佞臣杀人如麻。他的志向抱负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无法获得生命的自由,于是,他以追求精神上的自由来逃避纷乱的现实。希望在精神上天马行空、无所羁绊,让精神的生活去解放作为形体的生命,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构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庄子》今存33篇。分为内篇(7) 外篇(15)  杂篇(11)“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课文节选部分是《逍遥游》的主体,文章从对比许多不能“逍遥”的例子说明,要想真正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必须“无己”、“无功”、“无名”。三、预习检测:注意下列红色字的注音:北冥()鲲鹏()抟()迁徙()坳堂()草芥()夭阏()míngkūntuánxǐāojièè蜩蝉()舂粮()蟪蛄()大椿()斥鴳()泠然()万仞()蓬蒿()tiáochōnghuìgūchūnchìyànlíngrènhāo逍遥游北冥有鱼①,其名曰鲲②。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④,其翼若垂天之云⑤。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⑥。南冥者,天池也⑦。齐谐者⑧,志怪者也⑨。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去以六月息者也(12)。”野马也(13),尘埃也(14),生物之以息相吹也(1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16)?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aō)堂之上(17),则芥为之舟(18);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19)。而后乃今培(通“凭”)风(20),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è恶)者(21),而后乃今将图南。【注释】①冥:亦作溟,海之意。“北冥”,就是北方的大海。下文的“南冥”仿此。传说北海无边无际,水深而黑。②鲲(kūn):本指鱼卵,这里借表大鱼之名。③鹏:本为古“凤”字,这里用表大鸟之名。④怒:奋起。⑤垂:边远;这个意义后代写作“陲”。一说遮,遮天。⑥海运: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一说指鹏鸟在海面飞行。徙:迁移。⑦天池:天然的大池。⑧齐谐:书名。一说人名。⑨志:记载。⑩击:拍打,这里指鹏鸟奋飞而起双翼拍打水面。(11)抟(tuán):环绕而上。一说“抟”当作“搏”(bó),拍击的意思。扶摇:又名叫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12)去:离,这里指离开北海。息:停歇。(13)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14)尘埃:扬在空中的土叫“尘”,细碎的尘粒叫“埃”。(15)生物:概指各种有生命的东西。息:这里指有生命的东西呼吸所产生的气息。(16)极:尽。(17)覆:倾倒。坳(aō凹):坑凹处,“坳堂”指厅堂地面上的坑凹处。(18)芥:小草。(19)斯:则,就。(20)而后乃今:意思是这之后方才;以下同此解。培:通作“凭”,凭借。(21)莫:这里作没有什么力量讲。夭阏(è):又写作“夭遏”,意思是遏阻、阻拦。“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的倒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