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价值体系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居核心地位、起主导和统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体系。九三学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发挥其知识、智力优势,积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项神圣的使命和一份沉甸甸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2007年中共十七大又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写入报告。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框架。
    一、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指针,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它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世界观和价值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才能使全国人民有一个共同的精神支柱。动摇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动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就会造成意识形态领域的混乱,丧失社会和谐的思想灵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和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分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益和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不懈追求的共同理想,是发展中国的成功之路。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也才能把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团结和凝聚起来。只有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才能使之转化为巨大的精神动力。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种既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的先进的思想文化。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只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中华民族以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纽带和精神支撑、价值引领和力量源泉。以爱、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各族人民奋发进取的精神支撑。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是推动时代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当代中国人民伟大奋斗中不断创造新辉煌的力量源泉。
    四、社会主义荣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