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地质实习总结篇一:地质实习报告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地质实习报告》姓名:杨国庆学号:1251801124指导教师:杨有海职称:教授专业/班级:土木121班TEL:**********完成日期:《工程地质》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根据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要求,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第四学期《工程地质》课程学习期间,进行为期一周的野外实习,目的是能够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知识,通过地质实践,进一步掌握工程地质的基本内容与方法,在实际地质环境中学习,学习野外地貌观察方法,提高野外视野,掌握地质勘探的基本技能,增加专业素质,为今后学好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基础。,其组织结构如下:(1)组长:杨有海、田建良(2)成员:杨有海、田建良、李春锋、秦虎、余宏远、李军秀、,下面又划分为小队。以教学班为单位成立5个小队,每小队由7名小组成员。每小队任命小队长1名,其他成员为组员。、能够根据所学的知识,识别岩类及简单的构造现象,能对一般的工程地质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2、对实录。3、每天结束实。4、实习结束后,按要求认真编写实习报告(报告书编写要求见实习报告的要求)。,时间为一周,以校外集中实习的方式进行。、实习地点2、实习路线实习分别在合黎山实习点和黑河流域实习点进行。路线一:从河西学院南校区校门口出发,沿着北环路直行进入盛和路,左前方弯道进入昆仑大道左转进入张火公路,沿张火公路行驶直至目的地合黎山实习点。合黎山实习点路线如下图所示。合黎山实习点路线路线二:从河西学院南校区校门口出发,进入西环路,沿西环路行驶进入西二环路,沿西二环路行驶直至目的黑河流域实习点。黑河流域实习点路线如下图所示。黑河流域实习点路线3、实习内容本次工程地质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常见矿物、岩石的识别(实验室完成)A、7种矿物: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白云石、黄铁矿、高岭石;B、9种岩石:花岗岩、玄武岩;砾岩(角砾岩)、砂岩、页岩(泥岩)、石灰岩;大理岩、石英岩、片麻岩。2)认识地层、观察地质构造、测量岩层产状A、地层;B、层状构造;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C、各种地质构造;D、岩层产状要素测量;地质罗盘使用。3)观察风化作用、河流地质作用A、风化作用---西北干旱地区;B、河流地质作用现象---黑河流域(河谷、河床、谷坡、谷缘、河床、河漫滩、河曲、牛轭湖、阶地等)。4)土体的宏观特征、土的野外鉴别A、残积土;B、坡积土;C、洪积土;D、冲积土E、黄土:颜色、矿物成分、土的成因、形成年代、分布特征;层理;均匀性;垂直节理发育程度;土柱。5)阅读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杨有海教授讲授)《河西学院教师公寓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主要包括工程概况、勘察方案、自然地理条件、工程地质年代条件评述、地基土的工程性质评价、场地地震地质条件与地震效应、岩土工程评价、结论与建议。7)河西地区、张掖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地貌特征(杨有海教授讲授)4、时间安排篇二:地质实习报告范文国家地质公园秦皇岛市石门寨镇地质实习报告一前言在学校学习地质基础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对一些地质现象和一些岩石与矿物有了一些理论和概念上的了解,并为了对以后工作的需要我们要进行一次野外的地质实习工作。此次实习,一方面使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和巩固课堂知识,提高在野外识别各种地质现象的本领,另一方面,通过学习培养和锻炼学生体质,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和格人才。实习内容及要求:(一)学习内容:1、主要以常见的地质现象为主,包括外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岩石及矿物的识别,各种地质构造现象,地层古生物和石油地质方面的知识及野外的基本工作方法。2、本次实录、描述观测点、填绘地质图;学会综合分析和解释的能力;通过野外实际材料、图表,自己完成实测地层剖面图、测区综合柱状图。(二)实习中要求达到:1、能比较正确地辨别观察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并能初步进行成因上的分析2、能利用矿物的物理性质鉴定识别常见矿物,特别是造岩矿物。3、对实习及出露的岩石能够正确的描述和命名。4、了解实习区侵入岩和喷出岩的产状及时代。5、了解实习区变质作用类型及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6、熟悉实习区出露地层的时代、岩性及化石。7、初步分析实习区中的构造现象及掌握野外识别方法。8、较正确的学会地形图、地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