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国家养老、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问题的探讨.doc

格式:doc   大小:2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国家养老、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问题的探讨.doc

上传人:cjrl214 2019/6/5 文件大小: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国家养老、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问题的探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据报道,湖南祁东县一名七旬老人来到北京当众抢劫,就是为了入狱养老,享受监狱的“福利”。这虽然只是一个极端事件,但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当今社会的养老问题。2011年4月28日公布的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按照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这一国际上划分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我国已步人老龄化社会,能不能做到“老有所养”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国家养老、社会养老和家庭养老该怎样有机结合,切实推进中国养老事业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靠国家养老,是否万无一失?三十年前政府大力宣传“计划生育好,政府来养老”;二十年前改为“计划生育好,政府帮养老”;十年前改成了“养老不能靠政府”;现在又掀起推迟养老计划的浪潮,试问,我们该信谁?在中国,普通公民缴纳养老金的费用占工资的28%,28%的缴费率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由于养老金缴费过高,企业和职工的支付能力受到压制,因而不利于企业年金、商业保险的发展。这种制度设计下,老百姓有理由对政府养老金抱有高期待值。那我们的第一支柱——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又运行的怎么样呢?“中国特色”的制度困境:世界范围内,政府强制征收的养老保险的筹资与给付模式有两种: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中国的制度是二者的结合体。简单地说,企业以职工工资的20%为标准缴费,进入财政专户,用于当期养老金发放,也就是由正在工作的人,缴费供养自己已经退休的父母。个人缴纳的8%进入个人账户,账户由政府运营,退休后按月发还给个人。这一养老保险制度是对国外经验的借鉴。从理论上讲,现收现付制的好处在于安全性强,且具备再分配功能有利于低收入群体;基金积累制的好处在于更强调个人责任,且可能实现资产增值。但实际运行中,弊端体现得更为明显。现收现付制方面,现在大概是每3个参保职工供养1个退休职工,但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缴费人越来越少,领取养老金的人越来越多,制度就难以为继。基金积累制方面,由于现阶段缺乏有效的养老金运营模式,加上物价高涨,因而个人账户的缩水几乎时时发生。特定的历史背景又加重了制度负担,制度实施初始,由于国企下岗职工数量众多却并无缴费,再加上养老保险征收难,为了保证养老金正常发放,个人账户资金被大量挪用。总的来说,今天缴费的人,在为历史埋单,而当他们年老时,日渐减少的年轻人却不一定有能力供养他们。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现状:近年来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养老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规模不断扩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逐步拓展,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初步形成。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政府养老机构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及集体供款。资金来源单一、数额有限造成了机构数量少、规模小、收养人数少、社会效益不高等问题。民办养老服务业属于新兴的公益性服务行业,其特性是投入大、收益薄、收效慢。如果单纯按照成本核算,其创办初期基本处于亏损状况。  机构养老均存在一定弊端。比如,对在养老人的照顾并不完善,在养经济负担也较沉重。这令大多数老人难以接受;护理条件较差,大多数的养老机构仅能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与饮食服务,而只有部分养老机构可以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更为严重的是,为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