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诗歌鉴赏
赏析表达技巧
1,修辞技巧:比喻拟人借代夸张通感双关反复顶真对比比兴对偶设问等
2 表现手法: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白描衬托(正衬和反衬) 渲染想象欲扬先抑细节描写对比象征等
3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讽今叙事抒情等
诗歌结构技巧分析:
层层深入先景后情
过渡伏笔
照应先总后分
篇末点题对比
倒装线索(时间,空间)
晚次乐乡县陈子昂
故乡杳无际,日暮且孤征。川原迷旧。如何此时恨,噭噭夜猿鸣。
这首诗在结构安排上有哪些特点?
以时间为线索结构全篇。第二句的“日暮”是时间的开始,中间“烟断”“水平”的描写,说明夜色渐浓,末句,直接拈出“夜”字结束全诗。
首尾照应。“夜”字照应标题的“晚次”和首联的“日暮”
通篇分为写景和抒情两部分。前六句写景,后两句抒情。写景又是为了抒情,衔接紧密。
诗句作用
登单于台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首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1,结构上总领全诗,交代下文都是登高远望所见景色。
2,点明了时令,季节,地点。
3,“回”“独”字突出了诗人超然独立的形象。
金陵怀古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月秋。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东流。
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悠悠”、“独上”、“满目秋”,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
开篇点题,点明了时间,地点。
与尾联中的“故国凄凉”“谁与问”首尾呼应。
秋雨夜眠白居易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瓶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
分析“霜叶满阶红”一句的作用。
1,与首句遥相呼应,写气候对花木和老翁的影响
2,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突出了老翁的心境清静淡泊。
诗歌形象分析
【双调】沉醉东风
月底花间酒壶,水边林下茅庐。避虎狼,盟鸥鹭,是个识字的渔夫。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
这首元曲中的渔夫是个怎样的形象?(结合诗文分析)
是一个对现实不满,寄情山水的隐士形象。“花间酒壶”“林下茅庐”写了他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趣味,为了躲避生活中猛如“虎狼”之人,甘与“鸥鹭”为盟,垂钓江边,忘怀得失,表现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节操
总结形象:
豪放洒脱
忧国忧民
归隐田园
儿女情长
从容杀敌
孤独悲伤
思乡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