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东北林业大学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青少年犯罪
撰稿人:赵婧彤
院系:
班级:
指导老师:
目录
前言 3
内容摘要 4
青少年犯罪的责任年龄的界定 6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心理原因分析 7
一、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7
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分析 8
(一)青少年犯罪心理 8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9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11
附录一: 14
前言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注目的一个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不仅人数不断增多,而且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在全部犯罪人员中,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最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最新资料统计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而且人数逐年上升,这不仅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还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更影响国家的未来。因此预防和控制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当前一项主要任务,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了解青少年犯罪的规律特点、犯罪原因及治理对策。
我国现行刑事司法是以检察院提起公诉和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为中心,因此,在实践中往往出现被害人利益被忽略、青少年犯罪人监禁改造不理想、司法成本过高等弊端。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在刑事诉讼体制改革中,有必要首先在青少年犯罪的司法领域,尽可能通过对青少年犯罪人进行观念上对犯罪意识的矫正和法制教育,探索保护被害人、加害人新途径;使教育成为刑罚替代措施,使刑事司法程序具有人性化色彩,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从而在实质意义上保障刑事司法的公正与效率,在更高层次实现和谐正义。 
内容摘要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日益突出,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此类犯罪在案件总数中所占比例也大幅度上升,虽然经过多年“严打”,社会风气和社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各种犯罪率开始出现下降趋势,但未成年犯罪问题依然十分严重,犯罪年龄相对提前,而且蔓延快,作案手段凶狠,危害严重,未成年犯罪已成为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的热点问题,而且团伙作案突出,反复性强,重新犯罪率高,在社会上已造成严重危害,对当前社会的稳定构成了威胁,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党和政府关心的重大问题,早在十多年前党中央就多次提醒全党要重视和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并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对预防和遏制青少年犯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看到,未成年人将是二十一世纪希望所在,也是关系到国家前途、民族兴衰、事业成败、危及千秋的重大问题。从生理上讲未成年人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人体在形态、结构和机能方面都发生明显的变化和发展。从思想上讲,其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定型,正处于形成时期,对法律、道德等社会规范的认识和适应还不巩固,极易受家庭的学校的和社会的影响和冲击,能否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这个时期至关重要。从心理素质上讲,他们的心理发育不成熟、心理素质还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差,认识能力和意志能力较低,容易接受外界的暗示和诱惑,感情易冲动,行动易过激,往往会做一些出乎意料的举动。因此,研究和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特征,努力探究其犯罪形成原因,寻求矫治谋略就愈来愈显的重要。 
一、青少年犯罪的责任年龄的界定
二、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心理原因分析
(一)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二)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原因、分析
青少年犯罪心理
1、“攀比嫉妒”心理 2、“孤注一掷”心理 3、“浓缩人生”的心理
4、“偏激浮燥”心理 5、“法不责众”心理 6、对某种事物的“好奇”心理
7、“贪慕虚荣”心理 8、“盲从作案”心理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1、受社会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2、受社会不良化的影响
3、庭不良教育的影响和法制道德教育滞后
4、年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
三、青少年犯罪的预防
第一,从家庭方面去预防
第二,从学校方面去预防
第三,从社会环境和文化去预防
四、如何完善关于青少年犯罪的相关立法
(一)、青少年犯罪案件的处理原则
(二)、青少年犯罪案件的量刑原则
(三)、争取青少年犯罪的刑事和解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特点;原因;预防对策 
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注目的一个社会问题。青少年犯罪不仅人数不断增多,而且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在全部犯罪人员中,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最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最新资料统计表明,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占到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据南方某市教育局老师估计,跨校跨区的校园敲诈勒索事件占到整个校园敲诈勒索滋扰事件的60%左右,而且杀人、抢劫、强奸、恶性伤害等案件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有关调查显示有50%以上的“问题少年”,其问题处在家庭,愈演愈烈的校园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