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文档名称: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doc

格式:doc   大小:55KB   页数:3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raojun00001 2019/6/6 文件大小: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政德教育心得体会.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政德教育心得体会篇一:政德教育学****心得体会政德教育学****心得体会近期,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领导干部要有历史担当——换届之际说政德之一》的文章。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了该文章,让我这身在机关的公务员,读后能敦促自己自重、自省、自警和自励,深受启发和教育。下面我就《换届之际说政德》谈点学****后的浮浅认识和感受。中国的品格蕴含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而中国传统文化提倡人要反省自求,提升自我,即所谓“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强调自己品德的提升是根本,要通过“尽已之心”而“尽人之心,尽物之性”,最终到达天人合一,使人自身和各种关系都得以和谐发展,要有历史担当。其实,作为一名领导干部,提升自己的修养,塑造个人品德的风骨,也是做人、做事、做官的根本。一、尽心政事忠心事国忠诚是一种品性,一种节操,更是一种信仰。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信仰,才有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执着,才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铿锵,当前少数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腐化、渎职犯罪的案件频发,深深地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某种程度上动摇了党的执政之基、立国之本。究其犯罪的思想根源,都是理想信念的丧失导致道德的沦丧。所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从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完善干部德的评价标准,重点看“是否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一是要讲党性,对党忠诚。要时刻把党性要求铭记心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能够看得清、站得住,目不旁视,耳不旁听,心无旁鹜,自觉排除权色名利的诱惑、得失成败的计较,坚定不移地按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去谋事、做事、成事。二是要尽心政事,对国家要忠诚。领导干部必须要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有“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抱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和“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为干事业肯付出,在做事业上善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发挥个人及干群的才智能力,用忠诚之精神和力量带领自己团队去推动社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造福一方社会。三是要忠诚于人民。人民群众是国家的基石和根本,没有人民,国家无法存在,我们所有的工作也就没有了意义,我们要时刻牢记我们的权力来自于人民,也必须用于为民谋利,要以“孺子牛”的态度中心当公仆,尽心办实事,切实履行“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要求。四是要忠诚于自己。忠诚需要在各种考验中锤炼,而最大的考验,莫过于与自我私欲的抗衡。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必须经得起名利、地位、金钱、美色以及各种政治的考验,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自己的形象和荣誉,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欲、慎微、慎初、慎独,真正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干干净净做事。二、厚德宽仁凝聚人心曾国藩尝问幕僚,如何评价彭玉麟、李鸿章和他的待人之道。幕僚语:“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明,人不能欺;曾帅仁德,人不忍欺”。不敢欺,不能欺及不忍欺,哪个更高明呢?当然是最后者,这是一种境界,一种尽已之心以得人之心的境界。什么叫仁?二人和谐相处,就是仁。如何和谐?只在于公正无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而已。领导干部的仁厚宽容,是抓好班子,带好队伍的基础。体现在本职工作,主要表现在:一是作风民主、公道正派。一把手在为人处事中,要与人为善,待人以诚,心底坦荡,襟怀豁达,努力以仁厚济众的人格力量去带班子。要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遇事充分协商,要让班子成员充分发表自己意见,重大事项集体审议决定,特别要认真听取不同意见,深入分析,最终形成科学决策。二是严于律已,为人表率。一把的言行举止必然会潜移默化地给班子成员以及全体同志以示范和影响,起着“此处无声胜有声”的作用。因此,更要模范地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带头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的形象和人格力量感染和带动大家。三是身先士卒,关爱下属。当一个将军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出现在战场上时,它的士兵必然士气如雷、万众一心地去冲锋陷阵。领导干部不仅是指挥员,更应该是战斗员,要沉下身子,深入基层,用行动去引导自已的队伍改进作风,真抓实干。同时,还要站在平等的立场,与下属常交流、多谈心,了解他们的近忧远虑,诚心诚意、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难题,以人性化的管理和谐干群关系,形成上下同心、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三、关注民生亲民爱民“天下最大事,莫非万民之忧乐”。我们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总是充满悲天悯人的社会良知,心存“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忧虑,秉持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百姓情怀,去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忧所盼,然后兴利除弊、造福于民。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一是要深怀爱民之心。将人民群众作为我们的衣食父母,处处想着群众,时时为了群众。“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