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消渴丸与优降糖治疗糖尿病的疗效对比研究更新日期:2009-11-23点击:胡凤平,冯所安,邓慧敏摘要:应用消渴丸与优降糖对15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疗效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消渴丸治疗组对餐后2h血糖(P<)及24h尿糖(P<)下降作用更持久、更显著;消渴丸对糖尿病次症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优降糖;还进一步发现了消渴丸有升高血钙、降低血清碱性磷酸酶及甘油三酯、胆固醇的作用,能更好地纠正糖尿病引起的脂质代谢和钙磷代谢异常。关键词:@消渴丸/治疗应用;糖尿病/中药疗法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783(1999)03-0144-03 为了进一步探讨消渴丸处方中的中、西药成分的作用特点,了解消渴丸降血糖和消除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考察了159例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的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中医诊断和辨证分型凡有口渴多饮、消谷易饥、尿多而甜、形体渐见消瘦等三多一少症状者即可确诊。根据消渴丸组成成分和作用特点,适用于气阴两虚证。气阴两虚证的主症以口渴喜饮,易饥多食,或尿多色黄;次症以倦怠乏力,自汗盗汗,气短懒言,五心烦热,心悸失眠,便秘,舌红、干、少苔,脉细数无力者。 西医诊断标准参考文献[1,2]及卫生部颁发的《西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病例选择选择空腹血糖≥-1的成人糖尿病患者,无严重合并症。两组的年龄、空腹及餐后2h血糖和24h尿糖均无显著性差异,尿常规、血清谷氨-丙酮酸转氨酶经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资料具有可比性。 病例排除标准(1)孕妇,青少年及胰岛素依赖型患者。(2)不合作者,指不能配合饮食控制或不按规定用药影响疗效者。(3)患者用药前虽然血糖高于正常值,而由于饮食控制后空腹血糖下降至<-1,或餐后2h血糖下降<-1者。 实验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病例分为消渴丸组和优降糖组。消渴丸组102例,口服消渴丸(广州中药一厂生产,批号94060417),每次5~10丸,每日3次,至出现疗效时,逐渐减少为每日2次的维持剂量;优降糖组57例,口服优降糖(批号9405007),每日3次,~,疗程均为1个月。用药后每周检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4h尿糖,用以调整用药剂量和观察病情的变化。用药前后检查血、尿常规和测定肝、肾功能及血清胆固醇含量,以观察药物有无毒副作用。 疗效标准参考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统计与分析应用SPSS和SAS统计软件进行随机区组设计资料方差分析,均数间比较采用Studen_Newman_Keuls法,部分数据资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资料方差分析和RiditAnalysis。2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对血糖、尿糖的影响见表1。由表1可见:两组病人经治疗后,各周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24h尿糖与治疗前相比,均有下降(P<,P<)。消渴丸组餐后2h血糖及24h尿糖还有持续下降的趋势,第2、3、4周均值与第1周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其中24h尿糖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