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渔洋溪村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近日,我们对红花套镇渔洋溪村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形成如下调查报告。一、基本情况及现状渔洋溪村位于宜昌公路大桥南岸,沿江、沿线、沿高速,未来的宜华一级公路从此经过。,共五个村民小组,577户,总人口2110人,党员93人,可用耕地面积2012亩,其中柑桔面积878亩,2005年柑桔产量达到3100吨。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2719万元,人平纯收入实现2976元。村级公路硬化累计达到22公里,基本实现组组通公路。该村地域宽阔,有平原、山区,可开发的潜力很大,林地面积1000多亩,养猪、养羊、养牛的条件得天独厚。2005年生猪出栏2035头,山羊出栏2635只,菜牛出栏30头。 2001年合村并组以来,该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村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围绕本地独特优势,大力发展柑桔生产,柑桔已经成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经济支撑。围绕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就地打工创业的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造就了一批有眼光、有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工队伍。围绕改善村容村貌,狠抓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村级公路硬化得到突破性的发展,农民居住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观。围绕建设文明新村,科学制定居民点村庄规划,加强引导管理,江南公路沿线已成雏型。未来的五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顺应农村发展的重大决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出路在发展。通过调查我们认为该村的发展和建设具有一定优势条件。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
“三农”工作,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了具体政策措施,这些好政策将会有利促进该村发展。二是该村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高速公路从这里出口,宜华一级公路即将动工,宜昌大桥以上江南公路建设有望实现,这些重点项目开工将有利于该村经济发展。三是市委、市政府确定该村为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试点村,将有一些政策、资金倾斜,有利于加快该村发展。四是该村的柑桔主导产业发展有利于深度开发转化,该村打蜡厂、运销能人已形成一定规模,群众的积极性已调动起来。五是经过国家重点项目建设的锻炼,已经涌现出近200人的打工队伍,有利在外创业、交流信息,促进村级经济发展。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目标及措施在对渔洋溪村进行调查中,村党支部书记提出该村主要从生产发展科学化、行走路面都硬化、养殖生产大发展、商品加工再上市、农户用上卫生水、种殖收入是桔园、房前屋后小亭园七个方面来实现新农村建设,具体发展目标及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发展目标①狠抓经济发展: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938万元,柑桔面积达到1760亩,人平实现100株,产量达到15000吨,生猪出栏3000头,山羊出栏3000只,人平纯收入实现5000元,转移农村剩余劳动60%以上,二、三产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60%,建立专业合作组织网站农户80%。②达到生活宽裕:农民居住楼房100%,电话普及率100%,摩托车入户60%,电脑入户30%,家用轿车5%,合作医疗参保率100%,五保集中供养率95%,社会保险参保率20%,60岁以上老人救助率30%,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落实率达100%。
③实现乡风文明:广播覆盖率70%,彩电入户100%,宽带网入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