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国家火炬计划南通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发展规划(2004-2007)
(市科技局二○○四年四月)
国家火炬计划南通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于2002年经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批准创建,2003年12月又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十五”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一年多来,南通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得到迅速发展,为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和生态环境,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基地内一批高新技术企业的迅速崛起和成长,成为推动南通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一批传统产业凭借高新技术的渗透、辐射重新换发出勃勃生机。为进一步明确基地特色定位和发展重点,提升基地的产业集聚和持续创新能力,推进基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根据基地的现有基础,提出《国家火炬计划南通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展规划(2004-2007)》。
一、基本情况综述
2003年,基地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利税总额15亿元,其中利润10亿元,%、%和370%;%。目前基地内规模生产企业已达37家,亿元以上的企业22家,5亿元以上3家,上市公司1家。高新技术企业22家,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7家。基地目前已形成三大合成材料、五大工程塑料,高效低毒农药及其新剂型、新助剂,新型食品、饲料添加剂,新型医药、农药中间体,生物化工制品等五大产业,是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的重要出口基地。
(一)产业特色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锌镍一次性电池、太阳能电池及其相关材料,海岛纤维长丝、年产5000吨熔纺氨纶、年产6000吨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可降解医用手术缝合线、医用表皮胶膜、疝修补网、骨科固定材料、土工布、土工格栅等化工新材料,已实现产业化,具有一定的经济规模;与863主题专家和全国高校院所通过产学研合作研究开发的可生物降解塑料聚—β—羟基丁酸酯(PHB)、快速充放电锂离子动力电池用高性能阴极材料、片式铝钽电容器专用的阴极材料高分子导电聚合物——聚二氧噻、超吸水纤维(SAF)、纳米技术改性高分子材料、纯涤多功能超细纤维、芳纶1313、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阻燃材料、高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高压绝缘子等一批研发项目,加快了基地的项目与863成果的对接;通过近年来的引进和合资,一批新型合成材料如:4万吨/年PMMA(有机玻璃)、10万吨/丁苯橡胶、超微滤膜、6万吨/年POM(聚甲醛)等大型项目已落户南通,为形成三大合成材料、五大工程塑料产业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地内化工生产所需的无机和有机原料及中间体配套率高,产品的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基地内有年产12万吨的硫酸,8万吨烧碱及配套的氯气和盐酸,1万吨的三氯化磷、亚磷酸三甲酯、三氯乙醛,5000吨五硫化二磷,2万吨的双乙烯酮及5000吨的乙基氯化物,5000吨的光气。,吡啶生产装置是国内唯一的高技术合成吡啶装置,也是我国乃至远东地区最大的合成吡啶生产线,二期工程还将生产乙烯基吡啶及氰基吡啶,吡啶项目的建设为我市乃至全国发展吡啶系列化学新材料奠定了基础。
,形成了强大的增长潜力
大型化工新材料合资项目的建成投产,是基地内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发展化工新材料产业奠定了强大的增长潜力。中外合资总投资10亿多元的南通申华化学有限公司,建成了年产10万吨丁苯橡胶生产线;中英合资先正达南通化学品有限公司总投资8404万美元,年产6000吨百草枯;中美合资南通罗门哈司化工有限公司年产4000吨代森锰锌;为合成吡啶配套的年产6万吨高纯度甲醛和1万吨氯甲烷项目都已建成投产。以上大型合资项目的建成投产,将带动南通相关新材料项目的引进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并有力地推动了基地重点产品同的接轨。
南通是全国农药生产的重要基地。基地内现有农药企业8家,主要产品有:
化学农药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原药品种35种,,占江苏省40%,占全国8%,品种较全、较新,是国内主要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之一。
、饲料添加剂已成气候
食品、饲料添加剂是我市近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在全国同行业中颇具影响。
在食品添加剂方面,年产2万吨的防腐剂山梨酸、山梨酸钾生产线为亚洲第一,防腐剂还有苯甲酸及其钠盐、脱氢醋酸;甜味剂有甜叶菊甙、甜蜜素、双氧恶噻嗪钾;酸味剂有柠檬酸、无水柠檬酸钠、L-乳酸、L-苹果酸、富马酸;增稠剂有明胶、高冻力明胶、果胶;营养强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