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体积与容积》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第十册体积与容积。    二、设计思想:   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但体积和容积又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因此,本课的设计思路与理念有以下几点:   1、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我始终把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作为情感目标。   2、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3、猜测、直观、体验是创造的基础。充分的操作、实验,利用直观进行思考,这也是培养空间观念的主要方法。   4、数学是用一种严密的逻辑性演绎事物间存在的和谐关系及秩序之美的学科,教学过程力求严谨有序。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现代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使抽象变直观,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优势。   四、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五、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六、教具准备:课件一份两个相同的量杯、两个大小不同的瓶子、水、土豆和红薯、橡皮泥一块、饮料瓶、茶叶桶和水杯。   七、学具准备:各种各样的物体(例如:水果、各种盒子、食物等等)。   八、教法学法:情境导入、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九、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体积与容积》这一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为什么乌鸦最后能喝到水呢?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生自由发言)   师:老师这里有石头、量杯和水,谁愿意上来演示一下?   师:把石头放入水中,出现了什么情况?水面为什么会上升?   生1:石头占了水的位置;生2:石头把水挤出来了;   生3:石头把水压出来了;生4:石头占了水的空间;……同学们说出了各种有趣的想法。   (二)新授   (1)认识体积   1、初步感受空间。   师:老师往水里放一个苹果,苹果占空间吗?放一枚硬币,硬币占空间吗?橡皮占空间吗?铅笔盒占空间吗?桌子呢?凳子呢?还有什么东西占空间?师: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占空间?在水里占空间,拿出来呢?(也占空间)板书:空间。   2、空间也有大小。   师:橡皮与铅笔盒比谁占得空间大,谁占得空间小?桌子与凳子呢?板书:大小   3、体积的概念。   师:每个物体都占一定的空间,且有大有小,这就是体积,体积是什么呢?谁能说一说?   出示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   (学生齐读2遍)   师:苹果的体积是什么呢?苹果所占空间的大小叫苹果的体积。石头呢?石头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石头的体积。   师:谁能像老师这样说一说?(同学们看到的任意物体)   4、比较体积大小。   师:同学们的桌子上放了许多物品,与你同桌的作比较,说一说   我的体积大,你的体积小   5、师:老师也带来一些东西,比一比。   ?香蕉和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