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2006乡镇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doc

格式:doc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06乡镇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doc

上传人:luyinyzhi 2015/11/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06乡镇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6乡镇新农村建设实施意见
*镇2006年新农村建设意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全镇上下必须动员起来,抢抓机遇,谋划长远,抓好当前,把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落到实处。2006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起步年,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
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转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为着眼点,以“七有,五通三改三建”为标准(“七有”即村里有一个主民产业,农户有一条增收致富的路子,有一门以上农业实用技术,有一幢宽敞整洁的住房,有一套家具和家电,有部家用电话,有一种以上健康有益的文体爱好;“五通三改三建”即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改灶、改厕、改环境,建图书阅览室、建文体场所、建宣传栏),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稳步推进,力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开局。一、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调整经济结构是生产发展的战略重点,要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农村二、三产业比重,提高养殖业比重,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
一是继续抓好优势农产品建设。各村要立足现有生产基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按照“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发展思路,通过整合资源,调优布局,加快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力争建成“三带八品”优势农产品基地(“三带”即矿泉优质水稻产业带,无公害优质花生产业带,无公害优质西瓜、玉米产业带;“八品”即水稻、花生、玉米、西瓜、畜禽、蔬菜、林业食用茵)。
二是继续加快农业示范小区建设。健全壮大四大养殖示范区,即江汉麻鸡养殖示范区,优质生猪养殖示范区,综合养殖示范区和水库立体养殖示范区,引导养殖户按工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公、公司运作的模式,形成以园区为龙头、以农户为载体、以协会为纽带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特色农业。
三是继续推广农业科技新技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讲科学是调整结构的基础,要进一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突出抓好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工作,调整推广一批节约、增产新技术和生态、高效新模式,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本文出自中国文秘之家-]
二、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工农互促的最佳切入点,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一是着力培植壮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支撑,要积极扶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引导粮食加工企业以绿色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为依托,以绿色食品标志为载体,打造绿色食品的核心竞争力。继续加强花生、棉花、麻鸡、生猪等龙头企业建设,积极发展饲料加工、屠宰分割、冷切保鲜等配套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二是大力发展“订单农业”。要创新利益机制,按照“积极引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形式多样、民主管理、制度规范”的原则,鼓励和支持不同经济主体兴办和发展各种协会组织、农产品运销组织、信息服务机构、经纪人队伍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使之成为基地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的桥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鼓励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农产品、技术和资金等要素入股,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